题记
“如果说在将近四十年的大学教学中我懂得了一个道理的话,那就是,尽管全方位地进行详细的阐述对同行们可能是有用的(而且有时甚至是令人着迷的),但对于学生们来讲则可能是索然寡味的。学生们实际上询问我们的可能仅仅是现在几点了,而我们却硬给他们搬出一张标示世界上不同时区的地图、从日晷到最先进的计算机计时方法的历史、对祖先的钟表构造的详细的描述。等到介绍完这一切的时候,他们已经对问题失去了兴趣……”
上面一段题记,是E·阿伦森写在《社会性动物》这本书的作者自序《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里的一段话。虽然这段话可能和这本书的直接内容并没有关联,但我仍然想把它写在这篇读书笔记的篇首,因为当我在早班地铁上打开这本书,读到这句话时,欣喜若狂——之所以如此的理由,想必我的同事们应该了然,虽然他们未必会看到我这篇读书笔记。
坦白说,看完《社会性动物》这本书后,我仿佛对这个世界又重新认识了一遍,虽然这对于我的日常生活来说并没有过多的助益,我依然做不好哪怕很小的一件事情。作为一个书呆子,这篇读书笔记也仅仅是读书笔记吧。
本书实际共有9章,第1章是“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第9章是对“作为一门科学的社会心理学”,其他7章的顺序,依次是:“从众”,“大众传播、宣传与说服”,“社会认知”,“自我辩护”,“人类的攻击性”,“偏见”,“喜欢、爱与人际关系”。
而我想在这篇读书笔记中,想先从第4章“社会认知”开始记录,因为在我读完这本书后,发现这本书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围绕着“认知失调”讲起的,要谈“认知失调”,则必然先了解下什么是“认知”。
所谓“认知失调”,是指:一种紧张冲突的状态,无论何时只要某个人同时拥有心里上不一致的两种认知(想法、态度、信念、偏见),这两种认知就会导致失调,换句话说,如果分别加以考虑,一种认知的对立面是另一种认知的结果,这两种认知就会导致失调。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读到一篇没有署名的作文,我觉得写地很差劲,这时候我的同事告诉我说,这是他的作品,并满怀期待地等着我的赞美:于是我的真实认知和我需要赞美他的认知之间,就会产生失调——这种失调,似乎充斥在每个成年人的生活中,并且被我们习以为常。
正是这种习以为常的理论,震撼了我的认知,相信也会震撼大家的认知,因此让我们先从“社会认知”来了解。
社会认知
E·阿伦森在书中说,人的认知是趋向于保守的,人们总是倾向于寻求对最初的印象或看法加以验证——即“证实偏差”,并且人们一旦知道了某结果,会认为自己一直知道这个结果,而且他们的记忆并没有发生改变——即“事后聪明偏差”。
这两种偏差,对于我这样的心理学小白,产生了一种奇异的“原来如此”的会心的、而又震撼的理解——后文中也许有很多的理论或者概念,一样的会让人产生这样的奇异的震撼感,此后就不再一一表达了。
而人除了在认知上趋向于保守之外,同时也是“认知吝啬着”,只要可能,人们总是试图走捷径——也就是说,人们总会尽力保存自己的认知能量——因此我们倾向于采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策略,或者过分地利用一些信息,不再去寻找更多信息,或者感到已经足够好,情愿接受一种不太完美的选择。
参照点与对比效应,启动与易接受性的行程,为决策设置框架,及信息的先后次序(首因效应、稀释效应)等,均会对设备判断造成影响。
在本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便捷式判断。所谓便捷式判断,是指人们几乎不需要思考,只需要选择特定的规则(可能并不正确),并直接用于手头的问题。一般有:代表性便捷式判断,比如我们常会根据一个商品的价格高低判定其质量的好坏;易得性便捷式判断,比如我们从一个人最容易想到的日常行为,去判断他在一个具体事上的行为反应;态度便捷式判断,比如我们常会根据喜欢或不喜欢一个人,判断其在某一项事件中的真实性,同时也因此,几乎每个人都倾向于过高估计人们在每个问题上赞同自己的比例,比如我相信某件事情,那么我会得出结论,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看的。
因认知,而会产生社会定型。定型化认知会产生一些效应:产生分类,而分类的一个重要后果,会唤起特定的信息或者定型来指导我们的预期;发现不存在的关系,如我们常常会觉得两个实体之间应该存在某种联系,但实际上却并不存在,如人们过高估计女同性恋着得艾滋病的可能性;内群体-外群体效应,我们倾向于将外群体的成员,看得比我们自己的群体(内群体)成员之间,具有更多的相似性。
因此,态度和信念能够指导行动,表现为:一致性推断,即人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与个人特征符合的归因倾向,人们会根据某种与特定行为类似的属性或者特质,来对这个人的行为进行解释,如张三将酒洒到地上是因为他很笨拙(虽然这次张三是因为别的原因,但因为他日常所表现的“笨拙”性质,让我们有这样的推断);态度的可通达性,指某个事物同我们对它的评价之间的联系强度,如说到“蛇”,大多数人会立即想到“邪恶、危险”;依据感知而行动。
基于社会认知,会有这样三种经典的偏差:基本归因错误,指人类所具有的一种一般倾向,当描述和解释社会行为的原因时,与情境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相比,人们会过高估计人格和气质因素的重要性;行动者-观察者偏差,指行动者倾向于将他们自己的行为归因为情境性因素,而观察者则倾向于同样的行为归因为行动者稳定的人格因素,如从张三的个人视角,张三经常去海边是因为海边的天气好极了,但根据旁观者李四的判断,张三的上述行为是因为他可能是个沉溺于海滩运动的人;自我偏差,一般又有自我中心思维,即大多数人倾向于更多地将自己视为事件的中心,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和自利偏差,即个体所具有的这样一种倾向,对自己的成功进行性格归因,而对自己的失败进行情境归因——自我偏差的价值在于,人们对世界的这种歪曲的看法,往往是由为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的动机引起的,在进行自我辩护的过程中,人们对自己的行为的意义进行解释或歪曲,以便于使它们符合自己所认为道德上完美而又合乎情理的人的行动。
本章中,还对人们的两种记忆类型做了介绍。其一是重构性记忆:即记忆是一个重构的过程,尤其是记忆内容是突发性事件时,引导型的提问可以影响人们对所发生的记忆,如我们对某一次经历的车祸的记忆,可能会在其他人的描述中重构(以致于我们我们的记忆和我们的真实经历发生偏差);其二是自传式记忆,是指我们对过去的经历中的细节,会随着事件的推移,出现一些严重的修改和歪曲,如我们对自己小时候某一件事的“清晰”记忆,很可能是在长大的过程中,在听大人们的描述中建立的,甚至我们所“确信”真实发生的事情,实际上未发生——这种现象被称为虚假记忆综合征。
后记
从拿起《社会性动物》这本书,到断断续续看完,花了将近2个月的时间,大部分内容是在地铁上完成的,因而读书的时候,并没有做什么笔记。
但作为一个初窥社会心理学门径的人,这本书——虽然一般人们都把这本书列为社会心理学的入门级书目——所承载的知识点和定义,却让我叹为观止,获益良多,很多生活中很平常的行为、态度、想法,都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科学的定义,比如“便捷式判断”、“内群体-外群体效应”、“重构式记忆”、“自传式记忆”、“证实偏差”、“事后聪明偏差”……感觉我又要把正文中的名词重新列举一遍了!
因此,在读完本书后,我梳理了一个思维导图,又着手想写一篇读书笔记,写的过程中,发现一篇文章已不足以完成整个笔记——当然这可能是我概括能力不足的例证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