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日,佛系游戏《旅行青蛙》霸屏朋友圈。这款来自日本的休闲类游戏一度冲击下载榜榜首,微博里与之相关的话题更是高达14.8亿次点击量。
已经核实于是怀着好奇的心情我也下载了这款游戏。起初我对此嗤之以鼻,心想无非就是喂喂食、与青蛙玩玩游戏、聊聊天...等互动,以此培养亲密度,解锁不同的剧情。 就这样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我开始了游戏,可玩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错了。不禁感叹这游戏之所能风靡朋友圈确实有它道理。接下来我就来谈谈对这款游戏的感受吧:
1、强烈的自我代入感:我就是那只始终在路上的蛙
游戏以Q版简约的漫画风格、轻松欢快的音乐向我们展示了一只青蛙的日常生活和旅行时的种种遭遇,并以漫画照片的形式记录了旅行中遇到的伙伴和风景。画面童真可爱,萌蛙的视角看到的世界又如此的奇妙。让我不禁融入其中,好像我就是那只一直在路上的蛙,每天不断地旅行不断遇见有趣的灵魂和美丽风景。不用去想深夜的加班和繁重的课业,也不必在意面包是否会一直有。因为早已有人给我准备好了一切,我只需要去旅行就好,累了就回家休息。小小蛙步丈量世界之大,世界之大处处皆是故乡。
图源网络2、新奇却充满未知的游戏设定:他的蛙命一切随缘
游戏伊始,我领养了一只蛙蛙,在教学的引导下准备背包、收拾桌子、收割三叶草,每当我准备好所需用具后蛙蛙便会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开始独自旅行。而有关于我的操作全程用时不过三分钟,除此之外我不需要进行其他,只需偶尔重复就好。至于他去了哪、遇到谁,一切随缘。
图源网络3、强烈的父母带入感:你在哪?快回来,“蛙爸/蛙妈”想你!
不过随着游戏的深入,我开始好奇是不是有什么其他功能没有发现。我试着和我的蛙蛙聊天,可是他要嘛在屋里看书,要嘛就是吃饭、学习、削木头!就连他是什么时候出去的我也不知道!这少到可怕的人机交互,竟使我萌生出了一种怜爱的心态,像个老妈妈唠叨青春期的叛逆少年。我再次沉迷这个游戏,无法自拔。崽啊,你可知道妈妈多想你吗?你在外面会不会被人欺负啊?东西带的够吗?会不会饿?在外面有没有人欺负你,累了就回家!妈一直等你!妈给你准备了一桌的饭菜,妈...妈想你了!快回来吧!
02
《旅行青蛙》不过是“我”、“他”、“你”的角色转换
从最开始的“我就是那只始终在路上的蛙”到“他的蛙命一切随缘”再到“你在哪?快回来,‘蛙爸/蛙妈’想你!”不过就是“我”、“他”、“你”的角色转换!游戏很好地利用了强烈的代入感让我们体验到了虚拟世界的另一个自己和始终在路上的旅行故事。亦或者是照顾一个不曾长大需要你帮助的孩子,或许他叛逆,不善沟通,可从你给他取名字那天后他就确确实实地存在了,需要你来领他成长。这多重的代入感都是其他游戏不曾有的,这或许就是这个游戏之所以能火起来的原因之一。
03
《旅行青蛙》迎合佛系青年文化背景
多重身份转换固然有趣,不过这个游戏最抢眼的应属“佛系”元素吧。前段时间“佛系文化”爆红网络,一系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诸如此类的表情包也随之喷涌而出。而《旅行青蛙》却正好迎合了这一市场,不管是“只有一只蛙的选择”还是“无法确定的旅行和归期”不都与佛系文化一一印证?
04
《旅行青蛙》:矛盾的“佛系”文化背后是这一代的无奈与自嘲
豆蔻年华本应是奋斗之年,而“佛系青年”却与世无争,引得大批主流媒体口斥笔罚。而我见不然,年轻人并不是不想争,而是争不过!《旅行青蛙》就很好地影射了“佛系”文化背后年青人的内心矛盾,从最初的不管不顾再到父母般地怜爱再到想管却又无法管,不正是一种无奈的渐变过程?“啤酒加党参,可乐配枸杞;一边敷面膜一边熬着夜”,表面上放纵内心里却还是坚守着什么,“佛系养生”固然可笑,但这又何尝不是种无奈?如果没有那么多人情交际,谁愿意拼命地喝?如果不需要熬夜加班,谁又不肯困了就睡?现代社会压力如此之大,年轻人们表面云淡风轻,内里或许早已不堪重负,唯有借“佛系”一说调侃自己罢了。这或许也是《旅行青蛙》能大火的真正原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