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金鸡奖】从冯小刚与文章握手报道,谈网民陋习

【金鸡奖】从冯小刚与文章握手报道,谈网民陋习

作者: 先生木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9-22 16:45 被阅读21次

鲁迅曾说:国民倘没有智,没有勇,而单靠一种所谓“气”,实在是非常危险的。

【壹】

图片来自网络

看完这则内容,我顿感疑惑,心想像冯小刚这样的大家久混娱乐圈,不可能做出这么打脸的举动吧,另一方面也心疼文章三秒,顺坦的前途毁于一旦;于是,多打开几个网站,看看网友的评论,看看现场视频,真相已然了然。

实际上是文章凭借《陆垚知马俐》获最佳处女座奖,冯导和文章拥抱祝贺;冯导凭借《我不是潘金莲》获最佳导演奖,大家纷纷祝贺,从视频中能看出,冯导和另一位明星握手之后,转过身和文章两目相视,文章心想,还想抱我,但无奈冯导的魅力,再次起身,准备握手祝贺,但是旁边的某明星同一时间也举手祝贺,冯导则两手各司其职,左手和文章相握,右手和另一位明星相握,确实文章是有一点尴尬的,但绝不存在拒绝握手的情景;这才发生了如媒体断章起义的报道,这里边压根没有李晨的事情啊!就这么简单,真相大白。

让我惊讶的是有很多知名网站断章取义,更有部分网友的评论让我不得不感慨人言可畏,网民陋习严重?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众多的眼睛还是雪亮的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当初文章出轨,大家骂他,因为他确实做错了,错误所带来的事业低沉他也接受了,现在人家专做幕后,只想低调,为什么还要继续黑他呢。

【贰】

同样令我愤慨的是前两天的事情,俞灏明在《那年花开月正圆》里把杜明礼演得特别坏,导致一些入戏太深的观众去骂他。面对网络上的恶意评价,俞灏明发文“我愿意接受所有声音,但是我看不惯这些丑陋的心!有种站出来继续喷!我只会更好的打你们脸!”而俞灏明附上的弹幕截图更叫人心疼。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看到这些,我突然有种心痛的感觉,为什么要这般对待一个经历过生死的人,为什么要把对电视角色的痛恨嫁接到演员身上。

可以不去鼓励一个人从绝境中站起来,因为你不在意他;但一个人经历了生死,39%烧伤,艰难的从绝境中走出来,自食其力,为什么要剥夺他奋斗的权利呢,为什么要此般骂他,人心在哪,良知在哪;

去年乔任梁的离世原因扑朔迷离,但众多的原因归结为网络语言的攻击,使其患抑郁症,最终自杀。

图片来自网络

【叁】

羊群效应,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图片来自网络

曾经听一位长者讲过一个故事,一位导游带着一个旅行团到非洲旅游,游客来自世界各地,车辆行走到一片荒漠中,远远望去,孤零零的矗立着一座加油站,很多车排在那里等待加油,当然油价较市场价要高一些。过了两个月,这位导游再次带团行走在这个地方的时候,这里俨然变成了一个商业区,有酒吧,有便利店,有旅店,当然有更多的加油站,导游愕然,前去一探究竟,原来多出的加油站都是中国人开的,而其他的酒吧、便利店、旅店则是其他国家人开设的。

当然,这个故事有可能不是真实发生的,但这位长者想说明的不正是国人羊群效应、人云亦云的现象吗?

没有独立思辨能力的人,如同行尸走肉,和《生化危机》中变异人群无差别。之前读到一句话:比勤奋更重要的是深度思考的能力。更深刻说明思考的重要作用。

但现在甚至有些人拒绝动脑子,懒惰成性,人云亦云,宁愿做没有生命的弓箭,也不愿做有血有肉的手臂。

在参与断章取义的媒体中,参与侮辱俞灏明的网民中,只要稍微思考,就能减少扭曲报道或者分辨出演员和电视剧角色的区别,可能他们早已知道真相,只是喜欢搞点事情或者享受无责谩骂的过程!

病态仗义,害人害已

图片来自网络

在我们身边,总能看到很多可笑的事情,比如乘坐朋友车上路,路中发生意外,所乘车辆和路边车辆发生剐蹭,车主还没说话,朋友就先开骂,总感觉不做点什么显得不仗义,最终引发双方肢体战争。

我身边的例子,我朋友向军因为嗜赌成性,无所事事,妻子百般容忍,家长多次撮教育,向军仍不知悔改。无奈之下,妻子提出离婚,向军也认识到自己的状态,也情愿给妻子一个重生的机会,双方和平分开,但是一年后,妻子和另一位王姓男子谈恋爱,双方都挺满意的,准备商讨结婚,这时,却被向军的朋友魏某知道;

当晚,魏某就告知向军,并且召集了三五酒肉朋友,为向军出谋划策,酒过三巡,假仗义的朋友们提议,教育教育王某,于是一群人蹲守在王某家楼下,王某下班回来,被堵在单元门口,众人酒后不知轻重,将王某打成重伤,最后抢救无效,死亡。假仗义的结果,是多个家庭的支离破碎和白发人送黑发人;假仗义的背后,是害人害已;

之前看过柴静的一段回忆,讲她当记者期间,

有一次采访纠纷事件,到达现场,浩浩荡荡一群人等着她,所有人都看上去易燃易爆炸,拉住她声称要告诉她真相。“我无法相信这里任何人说的话,因为大家都太过激动而显得不理智。” 她处理这件事的方法,就是等大家都散去,然后找到关键的人面对面、一对一的采访。

为了自己的偶像,恶意去攻击其他明星,是假象仗义的另一种体现,我们作为粉丝或者看客,最好的做法是能安抚当事人,深究事情原委,重新梳理逻辑,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网络暴力,杀人于无形

2013年7月28日,14岁的潘某某因对足球球星出言不逊,结果手机、地址、学校、家人被一一曝光,更被粉丝上门围堵惊动警察,潘某某一度传出自杀。

图片来自网络

“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发布的帖中称被虐女童被后妈“打得口吐鲜血,背部六块脊椎骨基本被打断”,配发的图片也是血淋淋的。经各大论坛转帖后,标题已升级为《史上最恶毒的后妈暴打六岁女儿》。但是,后来经过证实六岁女孩吐血只是患病所致而非后母所为。

2014年,四川一19岁男孩网恋分手,在微博直播自杀。

数万网友围观议论。警察发现后将他送往医院,但抢救无效死亡。 男孩生前的最后两条微博,自杀期间,男孩曾想放弃自杀,在微博上留言“老子不死了行不行”。 据新京报报道,40分钟内,数百条留言涌进了这条微博下方的评论,有人说“不行”,有人说“你赔我流量”,也有人说,“你必须死”。当然,也有人劝解他不要自杀,但劝慰的声音总会瞬间被淹没。 这个男孩死了,而那些助推他走上绝路的吃瓜群众,还在狂笑中活着。

躲在暗处,扮演上帝的角色,站在自以为正义的位置,用一个小号无休止、无底线的打击、谩骂主人公,并煽动主人公做些伤害自己的事情,最后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

善于思辨,才能辨明真伪;

换位思考,才能心存谦卑;

三思而行,才能有所作为!

大道至简,简单生活,简单感悟!微信公众号:小民思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鸡奖】从冯小刚与文章握手报道,谈网民陋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pf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