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就像我今晨分享的有害的提问一样,您是否对别人说过不恰当的话(以至于可能对人家造成了伤害)?

会说话太重要了。一句话或许能平步青云,一句话也可能会身首异处。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一天,他儿时的一个伙伴来京求见。朱元璋很想见见他的老朋友,可又怕他讲出一些以前一些不大光彩的事情,犹豫再三,还是让传了进来。那人一进大殿就大礼下拜,高呼万岁,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庐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子当兵,多亏蔡将军。”朱元璋听完他的这番话,心里非常高兴,重重地封赏了这位老朋友。
消息传出,另一个当年一块放牛的伙伴也找上门来了,见到朱元璋,激动万分,指手画脚地在金殿上说道:“万岁,你不记得吗?那时候咱俩都给人放牛,有一次,我们在芦苇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吃,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也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下抓豆子吃,结果把红草根卡在喉咙里,还是我的主意,叫你用一把青菜吞下,才把那红草根带进肚子里。”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这番描述让朱元璋又气又恼,哭笑不得,只好喝令左右把他拉出去斩了。

关于说话,父亲一贯教导“言多语必失”,“多干活少说话。”“话到嘴边要留半句。”我自小也就是不怎么爱多言的孩子。因此,也就少于锻炼怎么说话。要说开始口不遮拦的讲话是在外面上班以后。相处的是天南海北的人,初次见面的男同事是个四川人,带着口音好奇的问这问那,很是烦人。我面带微笑的回一句“对不起哟,听不懂你那鸟语花香!”对方瞬间石化了。彼时,我也意识到了,当着这么多同事这样说,太不给人家面子了。这上班没学到啥,斗嘴的功夫到是精进了不少,头脑一热,控制不住自己情绪时候,免不了会伤及无辜了。还是谨言慎行啊!
深深思考,还有一次不知天高地厚的胡言乱语。很久以前,和同事姐姐们聊天。一位大姐说起她儿媳妇性格太软弱,管不住他儿子。当初两个孩子谈对象就不太赞成,本想找个厉害点的,能干的儿媳妇,这样就能管住儿子了。
我头脑一热瞬间回复:“你自己的儿子自己不管,还想让儿媳妇管,那可能吗?你都没改变的了我陈哥呢!”这位大姐的脸瞬间就折射出处长白山的倒影。好在人家有涵养不和我一般见识。我得长记性 。哎!现在都想穿越回去,给自己嘴巴按个拉链。
人贵有自知之明,是中国的传统名言,证明能自知,是十分难得且宝贵的事情。
我们与他人相处的时候都需要了解对方,那么,与自己相处,就更需要了解自己了。
自我认知是个无限的过程,因为人的心理活动是无限的,每个人生阶段你的心理状态都不一样,它随着你的经历的增加而不断变化着。

我们常常能几句话清楚的来评判出身边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却无法用几句话全面地概括出自己。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老子曰:“智人者智,自知者明。” 意思是能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人,能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白人。
我们最需要的是透彻的自我认知。做人,要有自知;说话,别伤人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