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与物质相关的一种存在,而物质本身是一种现象归纳的结果,时间的内涵是指事物变化数值;空间的内涵也是区分不同的各种存在。时空是两种角度的主观对客观存在的认知,而对于主观自身实际上也是一种客观存在。
对时空的认知,核心是比较,对“不同”的对比,用相对稳定的对象作为尺度,度量各种不同。时间由稳定的变化节律作为尺度,空间同样取相对最短的空间距离实物作为尺度。由此,尺度是用稳定性作为尺度,而稳定的内涵在于相对的“不变”。“不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固化”、“固定”。在应用中,时空互为度量,比如,最初的时间度量是用太阳光线在特定的设计场景中的变化数值。这里,可以说明,对空间的认知和度量先于对时间的度量。
初期的时空认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起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由主观对包括自身的客观的认知。用可操作的行动,实现对时空的认知。这里包含了科学研究三个基本要素:客观存在性质、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其中有一系列的数值计算,每一环节计算都紧贴客观实际的存在,而且实践活动也紧贴着客观实际场景。时空的度量,延伸出了认知上的扩展,诞生了对重复循环的认知,通过对事物这种循环性质,人们可以看到未来,产生所谓预期预判等等判断。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未卜先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