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继续品读《论语》第十九篇“子张篇”,本篇全部是孔子学生的言论。据记载这些言谈都是发生在孔子去世以后,而那些先于孔子去世的一些学生均未出现,如颜回、子路等。
上文品读了“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文中先是提到曾子的学生阳肤来问学。
孟氏让阳肤担任掌管刑罚的职务。上任之前,他问曾子:“我现在要去做典狱长了,请问老师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曾子大致告诉他,现在世道不稳,这份工作不容易做。
随后又补充到,不能单纯为了破案,还要多了解民情的苦,不能过于严厉。
后文提到子贡谈论古代君王的名声。
子贡是一个敢说真话的人。子贡读古书时,琢磨来琢磨去,认为纣王没有那么坏。
子贡认为纣王没有那么坏,没有大家说的那么糟糕。
然后反思说出,“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下流”不是通俗意义上理解的下流,此处的“下流”是说,君子不要居于下风。倘若君子在斗争中失败,那么所有的脏水全都会泼到君子身上。
这是子贡的感慨。认为他只是刚好居于下风,所以才染上了很多脏水。
继续下章: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注译:
日月之食:指日食和月食。
更:改正。
原文解析: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们都看得见;改正过错的时候,人们都仰望着他。”
有感解读:
子贡说,君子的过失,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
日食和月食的特点是,天上的一个黑影缓缓移动过来,挡住了太阳和月亮。每次出现日食和月食,大家都看得见。
君子知名度高,所以大家都非常关注君子。一旦君子犯了错误,那就像日食、月食一样,大家都能看见。
“更也,人皆仰之”,意思是如果他改正了,人们都会仰望他,为他能够改正这个错误而赞叹。
子贡说这段话,一定是因为在孔子死后,有很多关于孔子的争论。
本篇从此节开始,都是关于孔子的争论。很多人认为孔子没有那么好,不像他的弟子们传说的那么值得敬仰,还列出了孔子存在的很多问题。
子贡为孔子辩论,不是说孔子没有犯过错,而是说,孔子肯定有错,因为是人都会犯错。但孔子是个君子,他能改正,他知错能改,这使得他的人格更伟大。
从错误当中不断地学习,修炼自身,这才是君子之道。
子贡的见解很有深度,我们今天的每个人也都能从中受到启发。
每个人都会犯错,即使像孔子这样的人也会犯错,所以我们不要害怕犯错,不必文过饰非,要敢于承认错误,然后改正。
身居高位的人就像太阳和月亮那样受人瞩目,这样的人犯了错误很容易被人觉察。
所以,身居高位的人需要谨言慎行,严格要求自己,以免稍不注意犯了错误被众人关注。
继续下章: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
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注译:
卫公孙朝:卫国的大夫公孙朝。
仲尼:孔子的字。
原文解析:
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
子贡说:“周文王和武王的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在人间。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不贤的人只记住了细枝末节,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道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老师何处不学,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传播呢?”
有感解读:
质疑孔子的人来了!
卫国的一个大夫叫公孙朝。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哪儿来的呀,没听说他上过什么大学呀,他有啥学历啊。
子贡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文武之道”指的是文王、武王之道。
他们学的都是周朝的文王、武王之道,这是五百年前的事。公孙朝的疑问就是,五百年前的事,孔子凭什么说自己知道呢,有什么证据证明他真的知道。
子贡说,文王、武王之道,虽然是五百年前的,但是它并没有失传,它一代一代地影响在人的身上。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运气好,碰到厉害的老师,比如老子这样的老师,跟他求教,就能学到大道。如果遇到了师襄子,能够向他学习击磬,学一点小手艺。所以,遇到大人物,学大道,遇到小人物,学小道。孔子最大的特点是好学、爱学。
“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这些大人物、小人物身上所传承的,不都是从文武之道而来的吗,夫子为什么不能学?
“而亦何常师之有”:为什么非要有一个固定的老师呢?《师说》里就提到“圣人无常师”。
孔子开风气之先,他没有固定的老师,他是各处问教,谁能给他启发,谁就是他的老师。“子入太庙,每事问”,连进太庙这样的事情,他都能变成学习的机会。
这里告诉人们,多提问多思考,就会比人知道的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