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论禘于太庙用致夫人(僖八年)】直译及诗评

【论禘于太庙用致夫人(僖八年)】直译及诗评

作者: 卧雅斋 | 来源:发表于2022-12-03 16:43 被阅读0次

原文

【论禘于太庙用致夫人(僖八年)】 

甚哉,去圣之久远,三《传》纷纷之不同,而莫或折之也。禘于太庙用致夫人。《左氏》曰:“禘而致哀姜,非礼出。凡夫人不薨于寝,不殡于庙,不赴于同,不祔于姑,则弗致也。”《公羊》曰:“夫人何以不氏,则以妾为妻也。盖聘于楚而协于齐,媵女之先至者也。”《谷梁》曰:“成风也。言夫人而不言氏姓,非夫人也,立妾之词,非正也。” 

论因为送来鲁庄公夫人的神主而在太庙里大祭

太过分了,距离圣人的要求太远了,所以《春秋》三传记载的内容有很多地方不相同,是没有人能够来判断的。诸侯在太庙里的大祭是因为送来鲁庄公夫人的神主这件事情,《左传》记载:“举行宗庙合祭时把哀姜的神主放在太庙里,这是不合于礼的。凡是夫人,如果不死在正房里,不在祖庙里停棺,不向同盟国家发讣告,不陪祀祖姑,就不能把神主放进太庙里去。”《公羊传》记载:“(《春秋》里的)鲁庄公夫人为什么不记载她的姓氏,是因为她以妾的身份来当妻子的,当时鲁庄公先聘娶楚国的女子为正妻,受到齐国的威胁后,姬妾身份女子先到才会是这样的。”而《谷梁传》记载:“鲁庄公的妾成风,只说她是夫人而不说她的姓氏,因为她不是名正言顺的夫人,立她为妾的词语,意思不是正妻啊。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乎?夫人卒葬之,我可以不卒葬之乎?一则以宗庙临之而后贬焉,一则以外之弗夫人而见正焉。三家之说,《左氏》疏矣。夫人与公,一体也。有曰公曰夫人既葬,公以谥配公,夫人以谥配氏,此其不易之例也。盖有既葬称谥,而不称夫人者矣。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襚,而未有不称谥而称夫人也。《公羊》之说,又非人情,无以信于后世。以齐楚之强,齐能胁鲁使以其媵女为夫人,而楚乃肯安然使其女降为妾哉?皮甚可怪也。且夫成风之为夫人,非正也。《春秋》以为非正而不可以废焉,故与之不足之文而已矣。方其存也,不可以不称夫人而去其氏,及其没也,不可以不称谥而去其夫人。皆所以未不足于成风也。况乎禘周公而“周致”焉,则其罪固已不容于贬矣。故《公羊》曰:“用者不宜用者也,致者不宜致者也。禘用致夫人,非礼也。”  

既然被称之为夫人,我们怎能不以夫人的礼仪对待呢?夫人死后的葬礼,我们怎能不以夫人的葬礼来对待呢?一来以宗庙的夫人之礼对待而后再贬低她,一来对外不称作夫人而显见正规的礼仪。三家史书的说法各不相同,《左传》有疏漏啊,夫人与王公,是一体的,有王公和夫人身份的在埋葬的时候,王公要以谥号配备王公的礼仪,夫人要以谥号配备她的姓氏,这是不可替换的惯例哦。怎么会有既然埋葬时有谥号,而不称作为夫人的事情发生呢?周天子命令名叫咺的宰,来赠送助葬品,这些助葬品是给惠公、仲子用的,秦国人前来向死去的鲁僖公和成风赠送衣衾,这些礼仪中从没有只称谥号而不称夫人的。《公羊传》的说法,又不近人情,对于后世不讲诚信。以齐国、楚国的强大,齐国能威胁鲁国让他们的姬妾成为夫人,而楚国怎么肯安心让他们的女子降格成为妾呢?从表面上看太奇怪了。且说成风如何成为夫人,不是通过正规的礼仪哦。《春秋》里认为不是正规的礼仪而又不可以废除的事情,因此就给予不是完整的文字这样的结果。当她在世的时候,不能不称作夫人但是却去掉了姓氏,等到她死后,不能不称呼她的谥号但是去掉了夫人。这些没有做到的都是因为成风的不足和缺陷啊。何况是庙祭周公就如是“周天子到”啊,那么这件事情的罪过就不是贬低就能容下的。所以《公羊传》里说:“由于这个人不适宜这样的身份,送到太庙的神主也不适宜在太庙祭祀,因为在太庙祭祀送来夫人的神主这件事,是不属于正规礼仪的。” 

读后诗曰:

春秋《三传》不相同,庙祭哀姜法理穷。

以妾立妻非正礼,有疏无信负周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禘于太庙用致夫人(僖八年)】直译及诗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tr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