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总结-《人是如何学习的》

总结-《人是如何学习的》

作者: 好山家门前 | 来源:发表于2021-01-07 15:30 被阅读0次

    2021年1月1日 周四 晴

    本书的核心内容是1.学习的核心原则(前概念、建模、元认知)2.看一节课的四种角度(教学环境设计-学习者中心、知识中心、评价中心、共同体中心)

    1.技术支撑下的学习:技术与技术思维。

    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学准备的成本,起到支架作用,也让教学变得可见。技术是如何降低教学准备成本的?印刷试卷与ppt是基本的简单的方式;基于多媒体融合,它可以完成学习结果与过程的反馈。现在的交互性也变强,让不同地域的师生相互交流,如云课堂,因此我们要拥抱技术。技术让教学变得可见,直观的表达如黑洞,模拟图像,3D技术。技术的不恰当的应用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如不恰当的运用ppt。在学语文九寨沟时,开始就放九寨沟的图片,就是一种不恰当,本来是孩子在文字中把文字翻译成画面,直接给的画面伤害了孩子的文字的描述,孩子头脑中文字转换成的画面与你给的画面不是一回事,这就是技术的滥用。技术是手段不是目的。但无论如何说,技术很重要,像自动化读写一样,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性能力,可以极大提升学习与教学的效率。常见的技术老师要掌握。

    工具的革新带来思维的转变。技术思维是工程思维,可以拆解,组装。进入任何一个领域,本能反应是要素拆分与核心算法。常用的手法是逆向拆解,从结果出发,反过来拆,本质都属于技术思维。起作用的是判断力,判断力与你原来的结构与智力水平有关系。举个例子,孩子期末考试不及格,我们本能的反应是批评孩子,技术思维是从想要的结果出发,寻找最佳的反应模式,筛选出关键行动。你想要的结果是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取得优秀成绩,长期的结果是成为优等生,这就需要从期待的结果分析,要采取什么行动?而不能说我今天的情绪是怎样的,要分析处境,可能性范围,对行动采取编码,把行动组织成一整套的行为,包括解释系统,这样的话,你的本能就是被算法设计过的,这就是技术思维,此时的反应是反本能的。

    总之,技术很重要,但要善于利用技术,不要陷入细节中。同时,我们也要把技术当作一种思维方法,防止头脑中的紊乱、情绪化,用技术对认知、情绪等进行一种控制,叫技术思维。

    2.学习者与学习。三个要素,学习者、环境、作为帮助者的成人。

    学习者从来不是一张白纸,他是有前有前见的,学习者进入学习之前是拥有相应的能力的,包括学习能力、推理能力、元认知能力的,而且作为人来讲,语言、数学,科学,英语等有不同的偏好,在发展的不同阶段还有不同的敏感期,叫特惠领域;

    学习者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与人为设计的环境。自然环境即生活环境,人一般没有认识到。人为环境更多指设计的课程;

    第三要素是成人的影响,成人在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提升学习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成人的意义是“引导儿童的注意力,组织儿童的经验,支持儿童学习的努力,调整信息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即对环境进行设计,控制难度。即有智力方面的支持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支持,核心是让学习高品质的发生,即完成学习的迁移,迁移这个词特别重要,关于知识的学习,其实就是知识如何掌握的,一种理论是连接主义的,把人的大脑想象成一个框子,往里面堆东西,叫填充;还有一种是外部的帮助促成内在的生长,我们叫建构,如何正确的建构知识,或者说建构经验,从学习结果的角度讲,学习是否达成,或者迁移是否完成,主要不是看你能否复述,而是在新情景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你学的知识要形成智慧,知识会堆积在大脑中,智慧则意味着学到的知识可以迁移到新的情景,苏氏讲到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就是这样意思。

    孩子知识必须有基本的事实性知识,要启动能够迁移的学习,需要有基本的初始学习,初始学习意味着必须有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这是学习的准备。三重目标的第一层a类目标是b类与c类目标的基础。

    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用大量的时间做题,是因为没有思考与建模构知识模型,学而不思则罔;有些学生想的太多,但动手能力则差,君子动口不动手,思而不学则殆;有些学生没有在知识与能力之间保持合适的比例,要么基础知识不扎实,要么不愿意进行深度思考,这都是如何利用时间问题,时间分配不合理,有限时间没有发挥最大的效益。元认知能力缺乏。

    第三句话,理解性学习更有助于迁移,直接背诵速度快,理解速度慢,但会引起迁移。你可以把整个教材背下来,但很难迁移到新的情景,所以学习一定要基于理解。

    第四,也就是增加变式,多元情景有助于完成知识本身的抽象,知识本身的抽象就是知识本身的形式化。如三角形的高,在单一情景中,高,可能在三角形之内,没有其他情景,没有高在三角形之外。孩子的三角形高的建立就会抽象成三角形之内,抽象的不彻底,不利于他灵活的迁移。

    第五,知识是有条件的,真正生动的知识是在情景中。知识没有条件化就是死记硬背,不能迁移。语文教材会编四篇课文一个单元,一篇精读,三篇略读,为什么?希望从精读课文中提取潜在的主题与原理,主题是人文主题,原理是语文要素,他让你从这个情景(一篇课文)中抽取主题与语文要素,三篇略读的目的是运用主题与原理,得到训练。知识是有条件的,智慧是根据条件的不同对模型进行进行灵活调整。

    第六,学习的迁移或者叫知识的建构,或者叫孩子的知识成果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在后续的学习中持续完成的。

    第七,迁移是正向持续的,老师需要积极的支持这种迁移。

    第八,错误的迁移会阻碍后续的学习,解决办法是聚焦,直到把错误的问题找出来,对错题进行整理是特别重要的。

    如历史学习,需先把教材读懂,找到事实,建构事实性知识的框架,然后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这才叫建立基础的事实性知识,为学习做准备。作图加深记忆,有历史直观性。梳理清楚基本事实性,并记一下来。让教学建立在事实基础上,(史料的正确运用)如何记忆?假设一个人1840年出生,六岁上小学,活了七十岁,把所有的事件与人的一生搭起来,记忆就变得非常轻松,时间与事件之间的关系直观。我们的问题是对基本的事实不够尊重,学生没有掌握基本事实,老师也没有立足于史料,多数孩子没有看过《南京条约》,《虎门条约》,为历史学习做准备,历史教学还没开始。

    清代史料运用文言文,文言文阅读能力限制了读史料的能力,如何训练史料素材。教学现场是惨不忍睹的。课堂上要干什么?是第二步,对很多学习原则的运用。

    一个老师的专业是如何表现的?核心是要知道如何表征知识,并且把这种表征运用到教学中去。如何表征鸦片战争,如何表征晚清七十年?对理解今天的中美冲突?语文老师,看到一个单元,如何迅速进入备课状态,对单元编排,语文的知识系统,或语文要素系统,有无形成良好的表征,并对具体单元标准的良好判断力,很难!缺少对专业知识的框架,真正的学习一定是深度学习,而应试背景是机械学习,语文老师教写作并不知道写作的原理,数学老师教数与代数,也并不知道数是如何形成的,我们教的不是数学而是算数,教的是讨论的作文,并没真正在教写作,所以深度学习本质上是建模过程。

    专家型教师首先需要对所教学科的知识有深入的研究,如何识字,如何写作,如何阅读?第二要对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原则有把握,知道孩子是如何学习的,基于孩子的心理状态与认知特征设计学习,设计背后原理是什么?第三要基于理解与反馈的行为模式,是高效的。教师要像科学家一样,走在探索的道路上,

    读书的两条路径:经典研读,读少数的书,读透彻;围绕解决问题来读,把书籍当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信息,采集框架,从有些信息里获取材料,对话,运用它的观点。也即经典研读与研究性学习。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书籍是资源是材料,用来解决问题。真正需要锤炼的是搜集材料的能力。现在怕的是,没有搜集资料的意识,我们做事时会自己怎么想怎么做,正确的做法是,做重要的事之前一定要看别人做到哪里了,那些厉害的人物,包括名师,上过没有,一定要看,至少可以模仿他,也就有比他上的好的可能,不能没有看资料的意识,没有那个过程,自己上的课有时会出现低级错误,同时指望在课之外,去读书去修炼,不可能,修炼一定是在过程中修炼,上好每一节课都是修炼。微信搜索只是一个途径,一旦你知道想要找什么,就会知道在哪里找。知识点的研究,微信搜索就不行了,手头要有基本常用的工具书,如识字方面有没有十本左右的工具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总结-《人是如何学习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uj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