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孔子与父老乡亲相处时,非常恭敬,好象不会说话的样子。在宗庙、朝廷中时,说话清晰流畅,态度谨慎。上班时,跟自己的属下一起,侃侃而谈,态度温和;跟同级或上级同事一起,意见不同时,据理力争,态度诚恳。国君在时,恭敬而不紧张,自然而然。
孔子在不同环境中,说话的多少,说话的态度都随环境不同而不同。有的人很会说话,在任何地方,都滔滔不绝。对比孔子给我们立的榜样,不分时间、场合只顾自己不停的说,其实是一种卖弄和炫耀。让听的一方感受并不舒服和美好。
孔子为何在乡里乡亲中,仿佛不会说话的样子呢?乡里乡亲了解孔子,与长者一起,更需要多听长者的教诲。此时,聆听胜于多说。是一种尊敬,是一种小辈对长辈的礼貌。
我参加工作后,父母健在时,因离家有些距离,一年一次回家。见到父母,父母有很多话要说,我无需要说,需要听他们说。他们问我,我回答就好。见到乡里的长辈,同样,恭敬地回答他们的疑问。
工作中,尤其会议讨论,头脑风暴时,需要大家集思广议,清晰流畅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必要。此时无需忸忸捏捏,惺惺作态。跟自己的团队成员,态度温和,让人觉得自己易亲近好相处。工作氛围融洽,工作效率自然高。
反省自己,曾经就喜欢挑下属的毛病,态度严厉的说.....,回头再想,当年同事本来开开心心,一下子被我一顿批,心情低落。其实影响的是工作效率。
现在公司,都需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彼此态度诚恳,相互支持是最轻松的工作需要。当然,不是发现问题,为表面的一团和气而不表达不同意见。孔子也说过“君子和而不同”,
作为一个企业,老板就等同国君的角色。老板不是常常跟每个员工见面,总有人见到老板紧张,尤其是问到自己的工作时,生怕出纰漏。孔子在前给我们立了榜样,恭敬而不紧张,自然而然。
不是每个人天生都不紧张,总有人会紧张。我也是紧张中的一员。调整自己的状态,从紧张到不紧张。学习孔子生活、工作的分寸和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