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天参加春藤公益晨读会 ,感受到春藤人的真诚和无私分享。
今天第十期,开启了新的阅读书目——《非暴力沟通》晨读会。今天是前言的阅读,引起了几位嘉宾的分享,很有感触,记录如下:
斌总分享自己非常喜欢物理学习,有一次,考试后自己成绩班级第五,当老师宣读成绩时自己在座位上跳了一下,感觉自己考的还不错。但老师非常不喜欢,觉得这个孩子调皮捣蛋,一定要打压他嚣张的气焰,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某些人不要太嘚瑟。这句话对当时的孩子影响巨大,几乎放弃了物理的学习,但直至今日,斌总依然非常喜欢物理方面的知识,自言水平不差于专业人士,并且如果以后退休就要搞搞物理,因为有趣。
红老师分享某次在高职学校上关于《非暴力沟通》的公开课,讲完后有三个男生趴在桌子上,红老师以为孩子怎么了,旁边的女生说:哭了。红老师安慰其中一个男孩,如果愿意,我们等你,你情绪好点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故事。男孩点头同意,3分钟后,男孩讲起他的故事:因为对语文老师的憎恶,男孩以语文0分的成绩考进这所高职学校。如果自己早点接触到《非暴力沟通》,他不至于这样自毁前程。
有正面的例子,艾米老师分享自己曾经因为语文老师将自己的作文当做范文在全班朗读,于是自己在 心灵种下了当旅行作家的种子。能听到艾米老师刚要说分享自己语文老师的故事时,情绪已经有些激动,几乎是非常感恩的状态,影响了她的一生,现在艾米老师虽然不是专职的旅行作家,但常常带孩子 外出旅游,孩子小小年纪,已经走遍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蒋杰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原来生物学习很好,后来也没有老师和家人鼓励,也就没觉得学这个有什么用。前面斌总的故事,如果当时老师是说:我们和这位同学一起,在座位上调一下,庆祝这位同学取得了好成绩,如果这样,斌总现在应该是物理方面的专家了哈哈哈。
正如前言部分: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听了你的话,我仿佛受了审判, 无比委屈,又无从分辩, 在离开前,我想问, 那真的是你的意思吗?在自我辩护前, 在带着痛苦或恐惧质问前, 在我用言语筑起心灵之墙前, 告诉我,我听明白了吗?语言是窗户,或者是墙, 它们审判我们,或者让我们自由。在我说与听的时候, 请让爱的光芒照耀我。我心里有话要说, 那些话对我如此重要, 如果言语无法传达我的心声, 请你帮我获得自由好吗?如果你以为我想羞辱你, 如果你认定我不在乎你, 请透过我的言语, 倾听我们共有的情感。——鲁思·贝本梅尔
读这几天的学习中,我一直会想起我的前任领导,她喜欢对每个人下定义,很少肯定某个员工的工作,非常的自我。如果有临时任务分派,会单独找员工谈话,你的缺点是…… 你现在的工作也没啥……在这样的领导手下干活,实在是痛苦不堪。
现在我已近离开那里一年多,和以前离职的同事们都关系融洽,但是,还在那里的同事,仿佛黑洞。
有时候我的职业病犯了 ———她的童年究竟经历了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