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出校园我一路磕磕碰碰,写下这篇文,是对我职业生涯犯的错一个反思,也是给我的读者一次故事分享。
本来进事业单位是一件觉得终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毕竟不是正式工,所以我稀里糊涂进去的时候,我连“外包”是什么意思都不懂,具体做的工作是什么一概不知就去了。
我说出来月薪是多少的时候,大多数人是不相信的,这样的反应跟我当时听到的反应一样难以置信。没错,我所在的单位合同工的岗位是1600。(扣除五险一金到手)而且合同工的职位跟薪酬是没有存在的空间。
在这里以我的故事分享给大家一个我自己小小的建议:行业大于平台,好的平台真的可以让你成长幅度很大,对职业有追求的朋友,不要在没有明确晋升公司待太久。
你的价值和竞争力取决你的不可代替性,不可代替性越高越值钱。
我后来才正视到这个问题:底薪的工作,很多时候正因为他没有那么重要,代替性强,甚至没有更大价值,大多都是零零碎碎的辅助性工作,不给你升工资,很多时候就说明你工资的重要性并不大,也并无高价值。
1、当接手一份新工作的时候,新的工作开始,必须迅速熟悉环境,弄清楚所在岗位必须完成的工作并且快速学习业务流程。
我本身对这份工作就抱着不感兴趣的态度,加上工资薪酬太低,自己在态度上并没怀着热情的态度去对待,所以好多次没用心去学习业务导致给客户办理业务过程出错或者要经常寻求同事帮忙。
我当时认知上存在一个误区:替人打工,我拿了1600的工资,,我就做1600价值的工作就好了,这样自己就不会吃太多亏,领导也不会占我太多便宜。所以有一段时间我抱着敷衍的态度去完成工作,自己心情不好另说,时间久了也有人对我有意见。
但是我确实错了,工作不只是为别人打工,也是为自己的成长付出努力,既然接受了这份工作,哪怕不喜欢,也一样要做好。在什么位置就该肩负什么的责任,你的努力不会不被人看见。
几乎没有公司会给你创造这样的环境,只让你专注做自己的事,大多时候你都要承担很多别的工作。
2、在职场,我们需要考虑这样的问题,我在这个公司是临时的还是要长久扎根?如果是临时,你需要专注的是快速获得可以通用的能力,如果是长期,那么前期你可能需要把专业知识先学好,因为专业知识一定会在工作中用到,如果你有转行的打算,那么你的关注点肯定不是在专业技能方面而是通用方面。
职场上除了能力提高,很多人也会关注跟同事之间的关系。
有一说一,我是一个社交能能力偏差的人。我曾经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
我是一个社交废物
我曾经听到有同事背后说我的不是,甚至从别人的谈话中无意间听到这个人对我的言语攻击。
我承认最初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很难过,到最后我好讨厌我自己,那个一做事就害怕出错,越害怕出错就真的会出错的自己,为什么自己身上就这么多问题。
随着经历的事情不断改变自身认知,我发现是我自己身上一些东西让人家不舒服了,所以她们才有那样的反应,虽然她们的反应表达对我的伤害很大,但是也让我学会如何去反思自己的为人处世。
后来,我小心翼翼改变了说话的方式,做事的态度。这不是戴了面具,而是换了一种方式与这个世界接触。
你觉得是有人在欺负你,但是欺负你的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内心那些委屈、不满、愤怒、失落这些负面情绪,人自一样亏处,天自有补处。
同事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会很微妙,很多人嘴上跟你说没事,但不代表心理认可,相反的,心理很认可你说说法的人,可是嘴上并不会表扬你,这需要职场人们对事情和周围的敏感度。
不要随便站队和分派系,认真做好手头上的事才是正道。
3.如若能打心底尊重人、理解人、宽容人,具备共情能力,那么你所做的一切都会合乎职场规律,即便你没看很多职场人际的书,即便你初入社会。所以如果你在职场还有哪些不顺心,或者被人表示不满,要多反省自己,甚至去学如何做人,做一个“会来事”的人,想想去做一个真正而善良的人,可能会比去网络学习如何应用不同的职场技巧效果更加明显和持久。
其次当你不足以有能力跟领导抗衡的时候,记得千万不要顶撞领导,这样做不会觉得你一身正气,哪怕你确实为其他同事说了话,也只不过是替罪羊,证明不了你的智慧,只会显示你的冲动跟鲁莽。
4.情绪管理很重要
我在工作过程中,看到过这样的“傻子”。
他自己身上工作本来就很多,领导突然交给他一个任务吗,再做张海报。
他有个习惯,虽然每次都能很好的完成任务,但是每次都会抱怨,冷不丁地来一句:“我自己工作那么多,哪有那么多时间帮你做这个做那个?”
领导笑眯眯地说,拜托你了,知道你辛苦。
他才回一句:“行吧,帮你!”
大多数人觉得他这样是对的。
但是这样其实特傻:你很好地完成任务,没有留下表扬,还让人觉得你很讨厌。
那你帮忙的意义何在?
我的见解是:如果你能做,你就开心接受,甚至表现很热心的态度愿意帮助对方,你既然都付出了,为何不留个好印象;如果你实在做不了,你就别抱怨,大大方方说上一句抱歉,这次实在不能帮您。
当然工作有时候很多是不能拒绝的,既然不能选,又必须是你去做,你就要学着接受,黑着脸完成,到头来一句好也落不下。
一个部门一起共事难免有团队协作的时候,后来我总结就一个小经验也分享给你们:
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尽量少有负面情绪的表达。暗讽、抱怨、质疑、抱怨等行为不会为你提高工作效率,还会给你整个人的整体减分。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你最好也有有备选的选项。
有些人真的会经历一些事之后就变了一种性格,我也如此。
如果问我,工作后你悟出啥道理:
1、 别想太多
2、 按时吃饭
3、 笑对流言
4、 保持距离
5、 不要计较
6、 家最重要
7、 不要借钱
8、 只谈工作
9、 回家吃饭
10、 领导呵呵
作者 | 娴哥。遇见李菁签约作者,95后伪文艺吃货潮州人,写自己想写的文,见自己想见的人,不谙世事,依然抱有勇敢与期待。个人公众号:娴哥的night time。个人微信:cx80233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