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动的重要性,讲师不设防,教学相长。
其中讲师对于学员提问的态度,是开放包容还是防御的心态可以看做区分讲师水平的标志。
教学相长对讲师要求更高,对于学员提问抱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是否能够形成讲师、学员和课程三者相互促进和提高的良性循环。
而学员的问题也是讲师提高的机会:讲师可以借助学员的问题将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建构和整合——分享给学员——学员接收后再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如此能量循环。
讲师的回答是速度和智慧的均衡。
一、那么如何回答学员提出的问题,从而进行良性的课堂互动?
1、问题回答问题
在讲师遇到针对学员提问还未有最佳答案,可以用问题回答问题,引导学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重点:学生有提问的权利,老师没有直接给答案的权利。因为老师直接给答案,阻碍了学员自己的思考。
这个时候就可以引导学员,进行强有力的提问,根据提问逻辑引导学员进行思考。
2、以隐喻回答问题
在一些禅意小段子比较常见,小和尚问什么,大和尚回答什么,在大和尚引导过程中,以隐喻的方式回答小和尚的问题,小和尚顿悟这些例子,从而促动学员进行思考。
修炼隐喻能力,积累故事开始。积累的越多,应用越得心应手。
3、模糊回答
“你懂得”——针对证实性、整合等问题使用。
4、开放式讨论
讲师将学员的问题抛出,引起全班开放式讨论,讲师可以在发言中进行提炼和总结。
二、回答问题注意事项:
渊博的知识有可能成为促进学员思考的障碍。回答的高深及长篇大段的内容,学员不理解。
注意建构场景,激发学员兴趣
三、分享一个永远不被问倒的诀窍:
激发五感之间的对话,促使学员进行思考。
例如用问题回答问题、用故事回答问题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