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这就是系统性的思维方式:一个问题的出现,其根源往往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背后所存在的系统。
解读:这就像治病的治标不治本一样,当身上出现肿瘤时,如果只是把这个肿瘤切掉,但是不改变生活方式,不改变思维,也就是说没有切断它的根本来源,那它就还会再次出现。
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个问题,觉得切了就没事了。特别是癌症,我有个朋友,医生说手术后五年后如果不复发就基本上没事了,如果再复发就难以控制了。
这个朋友也是想开了,手术后就像完全变了个人。之前为生意整天忙的晕头转向,现在每天跟着一帮爱锻炼的人,天南海北地旅游,还参加了骑行队,每天都过得特别开心。直到现在,五年早已过去,他依然开心乐观,看不出一点手术后迹象。
这就是改变思维改变生活方式的结果,因为这些变了,所以他的人生也变了。
所以接下来再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学会透过问题看本质。
问题往往只是这个系统的一种表现,我们要做的,是去优化这个系统,从根源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着眼于问题的表象。
落实在教育上也是如此,我们往往会通过他人的分享,学习一些班级管理的技巧。但这些技巧只是“术”的层面,在别人那里用起来很有效的方法,你用不一定就有效。
根本原因在于理念的问题,理念不改变,认知不改变,拿来技巧也无异于无源之水。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前些年我们都去学习杜郎口,回来之后就开始轰轰烈烈地搞起来。但是就像“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样,怎么也学不来。
原因何在,理念的问题,理念对了,方法只是怎么用都行。就像詹大年校长说的,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当学生信任你,敬你服你时,你用什么方式,怎么说都对,当学生不相信你,不愿意听你的话时,再好的方法都是无效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