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这样读书就够了》

《这样读书就够了》

作者: 二十世纪少年_ea1e | 来源:发表于2018-05-21 05:33 被阅读0次

  一本讲成年人/职场人学习的书,将学习力分解,教授方法和工具。

  问题:成年人的学习能力不足(改变行为、解决问题、升级能力)

  拆书学习法:提高学习能力,将书本知识拆为己用

  目的: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在领域快速成为专家的能力

《这样读书就够了》

    读书有用=具备使学习有用的能力

成年人的学习效果瓶颈不在“教”而在“学”

1)拆为己用,处理信息,解决问题

2)反求诸己,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拆书”是一种适用于成人学习的读书方法,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用知识关联经验、规划应用。

《这样读书就够了》

第一章 读书为什么这么难?

      成年人学习=知识转化成能力

1.没时间、没精力:成年人学习不需要通篇阅读,也不要求大段时间阅读

2.读不懂、记不住:成年人的阅读价值,体现在通过反思、改变行为

3.看不下去:一本书不必非读完。书中包含的知识并非都对你有用;读得多不等于用得多;只要能在实际中用上一点,读这本书就算值回票价。


第二章 从“读书”到“拆书”

1.成人有效学习五大公理

1)自我导向:主动参与,非被动接受

2)关联经验:充分利用学习者

3)强调实践:所学是否用得上,学完是否用上了

4)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

5)内在驱动:希望解决问题、提升能力和自我实现

2.精心设计的现场培训>自己阅读

  图书=核心知识+书面表达

  培训=核心知识+口头表达+X

  X=拆为己用=反思经验+规划应用+现场演练

3.拆书法=内化知识,增长能力

  便签学习法+RIA现场学习

4.RIA=Reading+Interpretation+Appropriation

1)阅读拆页:拆书家请学习者阅读原书拆页

2)讲解引导:拆书家讲解引导,促进学习者理解支持并关联自己

3)拆为己用:拆书家催化促动,促进学习者将书中内容拆为己用


第三章 学习者的不同境界

1.学习技能的3个进阶:

  初级学习者—高级学习者—学习促进者

  提问>答案  消化应用>了解知识

2.初级学习者=用最熟悉的方式去解决新问题

3.高级学习者=将推理用于个人生活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初级学习者+便签学习法=高级学习者

4.学习促进者=积极主动地引导他人=拆书家

  教会他人、帮助他人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5.正确提问

1)提出能从中学习的“活问题”

2)不要给出中断他人思考的“死答案”


第四章 便签学习法

《这样读书就够了》

1.便签法步骤(以致用类书籍为例)

1)确定要读的书

2)快速阅读,碰到理论、建议、观点或较难理解的地方,思考是否对自己有用,没用就跳过,有用就精读。

3)在I便签上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书中的相关信息,并贴在相应的书页上。

4)在A1便签上针对书中相关信息,写下自己的相关经历,贴到I便签旁边。

5)在A2便签上规划应用目标及具体的行动,贴到I和A1便签旁边。

6)在贴了便签的书页旁,贴一张指示标签。

7)看完一本书后把所有A2标签贴在醒目的地方提醒自己。

2.避免误区

1)重述知识(I):诠释、准确、清晰、致用,避免往原有知识上靠。

2)内化知识(A1):鲜活、故事、对应、反思,避免空泛,要具体。

3)应用知识(A2):目标、行动、关联、可控,避免眼高手低、光说不练。

3.微信训练法:在一个月内,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在朋友圈直接转发任何内容,想想能不能加上一些自己的内容。


第五章 打造学习力的三个维度

1.用便签法从三个维度提升学习能力

1)反思和追问经验

2)分析和整理信息

3)内化和应用知识(类似上一章的用法)

2.分析和整理信息

1)知识=信息+上下文=信息+(前因后果+适应边界)

2)前因后果:信息为什么重要?信息所略去的前提假设是什么?按信息去做有何好处?不按信息去做有何损失?

3)适用边界:有无相反的观点?有无前提条件?以前有无类似信息?该信息与现有信息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4)用I便签为信息添加上下文,利用A1和A2便签辨别信息加工成的知识对你是否有用。

3.反思和追问经验

1)从A1便签出发,描述相关经验,追问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找出问题的本质

2)在I便签上写下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3)在A2便签上写下规划应用

4)将精力和时间从A1向I的转变过程中,因为学习主要发生在这里

4.干货无用论

1)得到书中精华不等于学习

2)干货也不等于书的精华

3)成人学习不是晒干,而是转换


第六章 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1.职场人的知识管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1)强化成长思维、批判思维和系统思维,提升逻辑思考能力和理性表达能力。

2)提升进入新领域的能力

3)使人更自信、虚心、包容,提升待人接物的智慧

2.便签法=加工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

知识点+前因后果+适应边界+A1和A2=知识晶体

不同的知识晶体相互连接,最终成为了知识体系

3.搭建知识体系的思路

1)从问题出发:追问和反思

2)从点到网:分析和整理

3)从网到点:内化和应用


第七章 知识体系如何搭建

列出搭建知识体系的三个例子

1.沟通力

2.拆书家的培养

3.职场人训练


第八章 主动学习的境界

1.学习内容

  识别自己的核心能力,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课题,用主动学习强化。

  例子:拆书帮的职场核心能力

    沟通力+关系力+学习力+逻辑力不足

2.学习途径

  用于学习的素材有:经验、知识和信息,其中经验无法选择,但如何选择知识和信息,则关系重大。

1)阅读书籍

A.“知识阅读”选经典的;

B.“兴趣阅读”选喜欢的;

C.“致用阅读”三步走:海选、相亲、过日子

    海选:从问题和自己出发,确定学习主题,然后确定大概的书目。

    相亲:将书目中的书,每本10到20分钟全部翻阅一遍,选目前最合适你的一本。

    过日子:对于选定的那本书,认真阅读,用便签法构建该主题的知识体系。然后再利用没有选上的书,来丰富知识体系。

2)移动阅读

  对于碎片信息要追问边界,添加前因后果

A.取消关注一切营销公众号和干货平台

B.主动寻找不同信息,通过对比来分析和整理

3.学习方法

主动学习=有输出的学习

1)经验和反思:促进A1/A2,A2行动形成了A1经验,再加一反思,规划新的A2,于是不断地进行体验和反思

      A3.现场演练

      A4.干中学

      A5.复盘

2)写作:通过输出强迫自己深入思考,有利于梳理信息和知识的前因后果。

    文章=便签的积累

3)教会别人:通过教会别人,可以在现场获得反馈、提问、质疑和挑战,这些都有助于进一步明确适用边界


第九章 拆书家

本章介绍拆书家本身,以及成为拆书家的路径和拆书家的思维

1.猜出家是主动学习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学习促进者,是专业人士:把书加工成一场现场培训,帮人构建知识体系

2.原则上拆书家什么书都可以拆,但从促进学习的角度,则拆书主要集中在致用类图书。

1)致用类图书可以分为实用类、理论、叙事类和其他类四种

2)拆书难度从实用类到其他类,难度逐级上升,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则不一定与拆书难度成正比

3)作为学习促进者,拆书家可以锻炼学习能力和演绎能力

3.拆书家为学习者搭建知识体系的工具:50张便签,用前因后果相互连接,用适当边界相互界定。

4.从拆书家的角度看教育

1)教育不仅是为了学历

2)教育不仅为了学习知识,更为了提升能力

3)不做被动的教育消费者,让自己成为自我教育者,进而成为学习促进者


Fin



相关文章

  • D3-曼思-阅读

    《这样读书就够了》

  • 十六周任务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看到书名《这样读书就够了》,蹦入脑海的第一句话就是怎样读书是够了?我相...

  • 2018-10-09

    拆解《这样读书就够了》 -------------------------...

  • 这样读书就够了

    自从毕业工作以后,就很少有过系统有效的读书了。日常生活中,大都和同事聊八卦,和朋友聊家常,对书已经开始陌生。 所以...

  • 《这样读书就够了》

    看完这本书,感觉比起这本书自身的内容,看完之后让我思考的内容显得更加有价值。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干货,知...

  • 《这样读书就够了》

    1.为什么现代人读书这么难? 01没时间,没精力,需要学习的东西远远超出自己的负荷。 02看不懂也记不住,学习目的...

  • 这样读书就够了

    又到了交租的日子了,今天的任务是写《这样读书就够了》读后感悟,一晃一天都过去了,晚上七点半了,越发不知道写什么感悟...

  • 《这样读书就够了》

    一本讲成年人/职场人学习的书,将学习力分解,教授方法和工具。 问题:成年人的学习能力不足(改变行为、解决问题...

  • 《这样读书就够了》

    第一章:读书为什么这么难 1,没时间没精力 平衡生存力量与生存负债,创造适度生存余力,从而创造时间精力阅读。 2,...

  • 这样读书就够了

    作者:赵周出版:中信出版集团评论:白鱼 by@soonread.com推荐:★★★★tag:学习,读书 你有知识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样读书就够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bx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