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龙老师说:“人每个时间段都会有迷茫。”确实如此,在我三十多岁的时候,我觉得到了四十岁会活得通透,结果现在,我已经快奔五了,依然困惑迷茫。
如何解决这种情况,李尚龙老师在书中给出答案:“去读书”。
书中有很多高手,学习他们的智慧,或许会解答人生困惑。
若通过读一本书,帮你打破思维局限,让你对很多事情豁然开朗,那么,这应该是最幸运的一件事。
李尚龙老师的《当你又忙又累,必须人间清醒》,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总结几点读书感悟,记录如下:
1.坚持不住的时候,想想自己曾定下的目标。
半生走过,回首过去,做了很多半途而废的事,每次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都选择放过自己。
就说写公众号这件事,最近被限流,让我很内耗,怀疑自己,甚至一度想放弃写作。
李尚龙老师在书中说:“不要颓,要自己给自己能量,无论发生了什么,请记住,一切才刚刚开始。”
当你想放弃的时候,不妨回到起点,看看自己曾经立下的目标。一点点去靠近它,有的时候,再坚持一下,可能就会打开一片新天地。
2.接受自己和家人的普通
越长大越明白,很多事是你无论如何改变不了的。于是我接受了自己起点低,父母的普通,还有自己的普通。
陪伴孩子多年,也逐渐领悟,孩子不会成长为你期待的样子,大概率会活成你的样子。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让她成为自己。接受孩子的平凡,让爱如其所是。
3.不要指点别人的生活
李尚龙老师说:“在不了解别人的生活时,请先闭嘴。你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但不要点评别人的选择,这是最起码的教养和尊重。”
自以为是的指点,在别人看来就是指指点点。
不论朋友还是家人,边界感很重要,不要交浅言深,更不要随意给别人的生活提建议。
曾经我就干过很多自以为是的事,现在想来如果我早点读到这本书,可能人生路上就能少犯点傻。
4.不要和别人说自己的不如意
“没有人喜欢听你悲惨的故事,也很少会有人真正感同身受。那些你认为有血有肉、有伤有痛的故事,在一遍又一遍陈述后,总会让你变成祥林嫂,最后让故事一文不值。”
人永远最在乎自己的感受,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感同身受。
女儿小的时候,我和朋友说女儿的一些坏习惯,朋友告诉我:这些话不要再对别人说,永远不要在别人面前说自己的短。这世上,除了父母,没人真心希望你好。
5.让自己变强,懂你的人就多了
“不懂的人,说得越多,越容易露怯;懂的人,不用说,他都明白。”
分享喜美,让我看清了很多人和事。那些自以为很要好的朋友,会退避三舍,反而交情尚浅的朋友,经常下单支持。想想这么多年,我身边有朋友无论线上线下卖东西,我就没有不买的,哪怕稍微贵点,我也会支持。
一开始我会有些想不通,读完这本书我懂了,你不能只做个好人,人都有慕强心理,你变强了,才会有更多人信你,懂你。说到底,提升自己是根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