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作康熙七年冬,作者携妻而远行。
代州出发昌平州,顺便渡江谒长陵。
清朝统治已稳固,反清斗争渐息宁。
作者内心矛盾苦,何去何从须深省。
秦淮河畔花柳艳,山光水色引愁容。
挥毫“感怀”诗两首,物是人非南京城。
“内桥东去是长干,马上春人拥薄寒”。
首联直道游春事,料峭春风透心酸。
冷冷清清败情绪,寂寂寥寥无好感。
叙事起步五龙桥,桥与宫墙密关联。
明朝帝王曾居此,今我东行到长干。
长干南京中华门,繁华已去添心烦。
马上游春迟缓步,岂止寒气袭心间。
“三月风光愁里度,六朝花柳梦中看”。
意承首联回应紧,“愁”字落实“寒”有缘。
时令美好却言愁,造成撞击起波澜。
随之解说再扩展,回顾六朝三百年。
东吴晋宋齐梁陈,统治时段只瞬间。
荒淫腐败迷花柳,笙箫歌舞月色残。
芙蓉帐里香迷醉,莺燕声中日三竿。
以此影射南明事,新君昏聩臣更奸。
不顾国家倾危急,“后宫寥落”美女添。
回绝众臣不早朝,不须搔扰门紧关。
“江南哀后无词赋,塞北归来有羽翰”。
颈联读罢“江南赋”,抚今追昔又何言。
庾信详说六朝事,内政外交官糜烂。
侍奉南梁拘于魏,书写朝代悼亡篇。
他悼南梁我悼明,彼此通心泪涟涟。
铁骑滚滚起塞北,清军南下起狼烟。
“羽翰”飞书军情紧,南明君臣心贪欢。
福王、唐、桂相继灭,后事不把前事鉴。
“形势只余抔土在,钟山何必是龙蟠”。
永历王朝地盘小,义军散乱星点点。
喻其“抔土”最形象,远离大陆小台湾。
“钟山”再不钟灵气,虎踞龙盘是空谈。
兴废完全由人事,君昏臣奸无险山。
诗歌悼亡抒哀痛,复明无奈不心甘。
由此感情颇慷慨,气势雄壮意志坚。
层次清晰意婉转,南朝南明暗牵连。
化用典故无痕迹,意味绵绵情幽远。
词采华美叮咚韵,箫管琵琶和琴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