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十二章(杨鹏校订本)
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也。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共璧以先四马,不若坐而进此。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与?故为天下贵。
文:张慧姝
祝你心想事成,愿我心想事成。又到辞旧迎新之际,每年的祝福语推陈出新,但少不了“心想事成”,即便年年说,说一万遍,还是要继续说下去,字面看上去简单,涵义却高深广阔。老子在这章告诉我们,其实两千多年前,在最隆重的国家祭祀典礼上,天子向上天所祈求的也是“心想事成”,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与?
“求以得”,祈求的,都能得到,和《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句经文“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如出一辙。“心想事成”就是“求以得”的日常白话版。
我们一直在说“求以得”,虽然是以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我们已经很少说“有罪以免”了。提起“罪”字,第一反应是避之唯恐不及,最好与自己一点都不相干,这是“明于礼仪而陋于知人心”的礼乐文明所塑造的人格弊端。但难道不提“罪”字,就能远离罪,就都没有罪吗?
罪分两种,罪行和罪性。法律上界定的,是罪行。宗教上界定的,是罪性。人,即使没有犯过法律上界定的罪行,又有哪一个没有罪性呢?
《圣经·约翰福音8:3-11》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经文原文是这样的:
文士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来,叫她站在当中。就对耶稣说:“夫子,这妇人是正在行淫之时被拿的。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把她怎么样呢?他们说这话,乃试探耶稣,要得着告他的把柄。耶稣却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他们还是不住地问他,耶稣就直起腰来,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于是又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耶稣就直起腰来,对她说:“妇人,那些人在哪里呢?没有人定你的罪吗?”她说:“主啊,没有。”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法利赛人给耶稣设置了一个陷阱,想置耶稣于两难境地。他们想,若耶稣定这个妇人的罪,那就和他日常宣扬的爱人,赦罪,救赎等理论相违背;若耶稣不定这个妇人的罪,那明摆着违背了摩西律法。仅此一项,就可以成为控告耶稣的把柄,他们的出发点如此恶毒。
不过,耶稣的智慧无人能及。一句“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就绕开陷阱,扭转形势,反置法利赛人和文士于陷阱之中。谁又可以宣称自己是无罪的?《圣经·诗篇》上说: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既然,每个人都有罪性,人又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审判他人,给他人定罪?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喜欢给他人定罪,热衷传播坏事,是人性的一种倾向。因为在传播坏事和给他人定罪的时候,自己在心理上,获得了一种比较优势。喜欢审判他人,却唯独忘了审判自己。耶稣的这句话:“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正是在提醒这些喜欢审判他人的人,别忘了先审判自己。
人非圣人,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祈福的时候,除了“求以得”之外,再加上一句“有罪以免”,就是对自身罪性、人性中幽暗和下坠力量的警觉。孔子说:“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以天道为镜鉴,尊道贵德,日三省吾身,每日如同翻晒泥土一般,把人性中的幽暗一面摊开,接受阳光的照射与杀菌,远离罪的陷阱和撒旦的诱惑。
孔子曰:“礼乎礼乎,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乐仪式的背后,指向的是礼乐精神。
“立天子,置三卿,虽有共璧以先四马”的仪式后面,指向的是“求以得,有罪以免”的精神。祈求上天的慈爱与恩典,“求以得”,愿心想事成;同时,祈求上天的赦免与救赎,“有罪以免”。这种精神的核心,是“信”与“爱”。相信天道无亲,恒与善人,相信万物尊道而贵德,相信天道的灵魂是真爱、大爱与博爱,因此,爱大道,爱自己,也推己及人去爱他人。
爱是一种怜悯,一种具有建设性的品质。孔子说:“仁者,爱人。” 《圣经》上说,一切道理的总纲和两条最大的诫命,就是爱上帝,爱人如己。
有一句广泛使用的成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最早的出处可能是《菜根谭》的“人之过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其实,能够做到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都使用同一标准,爱自己,也推己及人去爱他人,就已经很不错了。
一个人向上天祈求的时候,在心底默念“求以得,有罪以免”,那也应该以同样的原则对待他人,也愿他人心想事成,并宽恕他人。
皇帝在祭祀仪式上,在心底默念“求以得,有罪以免”,那也应该以同样的原则对待天下百姓,满足民众的需求,赦免民众的罪过。
世上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善未易明,理未易察,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善人身上潜伏着不善的因素,不善之人身上仍有自新向善之天性。道无所不在,自然而然,也在每个人的身上。万物尊道而贵德,贵为人,有天道在身上运行的人,也有顺应天道的本性。因此,道,是“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因此,信道之后才深刻知道,慈爱、怜悯、宽恕、推己及人的精神核心;因此,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