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送李愿归盘谷序》

作者: f94e962b3a87 | 来源:发表于2019-08-22 00:21 被阅读55次
读《送李愿归盘谷序》

盘谷是个好地方,它环抱于两山之间,所以叫“盘”,或者说,这是一个隐士喜欢盘踞的地方,所以叫“盘”。这里山水秀美,人烟稀少,又幽辟而险阻,真是个不被外人所打扰的人间好去处,就如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这便是李愿的居所,韩愈所向往的地方。

李愿为何隐世在这里?他开始解释,或者说是韩愈开始解释。

有这么三种人,权贵,隐士和官迷。权贵处在庙堂之上,得天子之宠幸,进退百官,辅佐天子,这被世人称为“大丈夫”。那么,这些“大丈夫”究竟是怎样的人?李愿说:我太清楚不过了。这“大丈夫”位高权重,掌握着别人生死的命脉,喜有赏,怒有刑,直白一点说:他们高兴与不高兴,便决定着别人去处,是地上还是地下。可尽管如此,依旧是“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赞扬的话从不会在当权者面前缺席;“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他们也从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享受生活的机会。隐士处于田野之间,悠闲快活,自得其乐。虽然贫穷,但却是自在的,在这里,可以登高望远,也可以终日就坐在大树下无所事事,饿了就采山果,捕鱼虾,早睡晚起,或者晚睡晚起,怎样舒服就怎样。“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这样的生活岂不美哉?而官迷则游走在利益之中,钻️营之徒,趋炎附势。他们永远在忙着,忙着追逐名利,不是“伺候于公卿之门”就是“奔走于形势之途”,哪怕到死,也抱着万分之一的侥幸。

此时是贞观十七年,韩愈再一次来到长安求官,可惜未能如愿,他心情沉重,郁闷不已且满腹牢骚,便写下了这篇《送李愿归盘谷序》,借这篇临别赠言来吐露他抑郁苦闷的心情,表达自己对人生和仕途的看法。韩愈借李愿之口,写了三种人的作为和生活,前后用穷奢极欲的大官僚和趋炎附势的逐利之徒来反衬隐士的洁身自好,无毁无忧的美好品格,同时也赞扬了李愿高风亮节的品格。在文末韩愈写给李愿的歌词中,“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全以徜徉”,表达了韩愈想要归隐的愿望,也从侧面表达出了当时官场的险恶与黑暗。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如果可以,做一个归隐盘谷的隐士当然不错,可是,这却不适合韩愈。因为,他绝不该如此平凡。

相关文章

  • 盘谷寺复制文章

    《送李愿归盘谷序》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给友人李愿的一篇赠序。韩愈长期以来没有得到 朝廷的重用,他在送李愿回盘谷隐居之...

  • 读《送李愿归盘谷序》

    盘谷是个好地方,它环抱于两山之间,所以叫“盘”,或者说,这是一个隐士喜欢盘踞的地方,所以叫“盘”。这里山水秀美,人...

  • 送李愿归盘谷序 选自《古文观止 全解》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山的南面有个叫盘谷的地方,盘谷之间,泉水甘甜而且土地肥沃,草木葱郁茂盛,居民稀少。有人说:“因...

  • 梦盘谷寺找来古文再读

    送李愿归盘谷序 韩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

  • 读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摘: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

  • 白话: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山的南面,有个地方叫盘谷,泉水甘冽,土地肥沃,草木茂盛,居民稀少。有人说:它环绕在两座山之间,所以叫盘。有人说...

  • 卢中南楷书《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 《送李愿归盘谷序》:隐士的生命空间

    知识分子对自己在社会中定位的看法。李愿为什么要归隐?对自己在政治改革、社会改革方面作用的怀疑,所以归隐,去大自然中...

  • 鲜于枢 《行书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卷》

    早安 鲜于枢 《行书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卷》 鲜于枢和赵孟頫是一对惺惺相惜的艺术知己。用赵孟頫的原话来说“契合无间言...

  • 每一天

    韩愈有文《送李愿归盘谷序》,其辞曰: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送李愿归盘谷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nw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