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这样读书就够了》便签法,我很感兴趣。这是一款新的学习工具,我们可以在使用工具中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看一本书,学一个知识点,我在行动上是有所改变,在运用上也有,但是效果不大。
看到书中这个便签法,对我来说是新知,让我们的学习思路从以知识为导向变成以自我为导向。希望自己能静下来学习,并致用。
因为便签学习法具备一切好工具的特点。它上手轻松,但只有熟用才能精通。
便签法,就是通过学习,我们在便签上,随时记录我们的有感而发,兼有付出的行动和观点。
在“反求诸己”中做自我导向,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办法,加要求。
首先我们要明白知识内化的标准:
1,鲜活(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
2,故事(叙事要素的完整。
3,对应(案例)。
4,反思(深入理解经验,加深信息的认知)
内化之后必须应用才能改正错误得以提升,那应用知识的标准是:
1:目标(是否有新规划)
2:.行动:行动是否可以拉近现状与目标的距离?具体行动步骤如何?行动人是谁?在哪里?行动何时开始?频率如何?
3.关联:是否使用了原文信息或I便签的方法。
4.可控:都是自己能做到或能推动他人做到的吗。可以量化做的程度吗?行动显性化吗?
看到以上内化和应用的标准,我反思自己,在学习知识过程,每有触动,最多的是下决心,发感慨,付诸于行动上的少之又少。

以上是两个不同的便签,第一个是不是像表决心,发感慨。而且没有关联行动?
第二个就有目标,行动,关联,可控了。
现学现用,我写一个便签。
1,目标:参加简书日更打卡50天活动。
2,行动:每天早上起床,利用30分钟看过一遍便签里的生字生词。然后处理一下家里的事情。闲下来再看书。
日更我可以记录写书中学到哪新知,也可以记录生活中所见所闻。
为了能坚持不断更,没有内容写了我就去翻书,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还有就是说出来自己先听到的两个字。
“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