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读了十多年书,做了那么久学生,你真的知道如何学习吗?
作为一名大二医学生,不说在学习一事上颇有心得,也确实有点儿想要和大家分享的学习方法。
恰巧是在今天,想去兼职高中历史老师的学妹和我交流了一下,如何给高中学生讲授历史。
学妹说,想给学生先讲授“罢黜百家”那一部分的知识。
我就问她,你想怎么讲?
她说还没想好。
可能是好为人师的臭性子没能忍住,就叮叮咚咚地说:我建议你哈,毕竟是给高中学生授课,趣味性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抓住全国大纲的考点,让学生掌握住知识点,需要给他们重点强调考试重点,练习可能出现的考试题型。比如“罢黜百家”这一部分,其实所有的历史事件,我们都是这样分析的,从历史渊源,事件背景到过程、主要人物和内容,以及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学妹说:可是我不知道考点是哪些啊?
然后我就彻底无言以对了。
一个经历了十多年考试选拔的大学生,一个高考重本的学生,一个正在学习本科知识将来会成为临床医生的大一学生说:我不知道考试要点!
说真的,我很不能理解。
如果你不知道考试要点,当年你是如何通过层层选拔进入大学的?
如果你真的认真听我上文的对话就会发现,考点也其实已经被我罗列了一遍,所以,我开始疑问:可能不是所有大学生都知道如何学习。
(二)
而后,学妹又说:学姐我有点儿担心,感觉我的大学生活就是上课、上自习,一点儿都不丰富多彩,没有什么社团,也没有什么兼职,一点儿都不像大学。
其实我突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我很想问学妹,你认为大学是什么呢?
大学大学,不是说一个面积更大的学校,泛指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拉丁语里的“university”大致意思是“教师和学者的社区”,也就是说,大学生其实已经是可以进行自我研究学习的学者了。
然而,纵观现今大部分高校,学生能够被称为学者的几乎没有。也就是说,我们的高校教育系统并不成熟。我们的大学生,是不合格的。
真正的大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学习、进步的平台。
而不是我们从小到大那种,由老师监督规划,包揽全职,类似保姆的教育方式。
那么,我们缺失的那部分能力,在大学里要如何获得?我们在大学里又应该学习些什么?
我想,我们缺失的那部分能力,也就是学习的能力。
(三)
请先不要否定我,不要说自己都读了几十年书了怎么可能不会学习。
一个会学习的人,首先就应该知道如何去归纳总结。马克思说得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寻找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这大概就是人类区别于动物所在。身为万物之灵长,却只知道浑浑噩噩过日子,那和动物园里混吃等死的pig有什么不同?
掌握学习的能力,那么,究竟如何才算是学习?
我对学妹说,不要担心,我们到大学里来,不是非得去参加社团,而是来学习的。可是,学习一事,又不是非得在社团里才能做到,如果能静心自习,把课本吃通透也是一种本事。只是,必须要学会学习的技巧和方法,然后,从万事万物中你都能学到很了不得的道理。
就算你天天只盯着一朵花一株草,看似不务正业,也能学习到一些东西。比如说,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不也就是天马行空地瞎想?
这样的天马行空,其实就是一种开放性思维。我们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可以进行引申,深入探讨、解说,每一个点都能发散出去。
我小时候就很羡慕我的一些同学,老师问他们天空为什么这么蓝时,他们有的能回答“因为他的心里装了一片澄澈”,也有的笑着说“因为布依老奶奶的染缸打翻了”,答案千奇百怪却总有新意,而我也就真的想不出来,一直纠结天空为什么这样蓝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曾经由于羡慕同学的发散性思维,敢于想象,我也开始学着不再局限自己的思维,终于到后来,我也能把每一件小事都牵涉出万千个可能。
也不是说专注于问题不好,前几年不就有一个12岁的小女孩儿由于疑惑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而进行实验探讨,最终得出与色素相关的实验报告的新闻轰动全国?只要愿意思考,发散出去,立足脚下都没什么不好。
思维,要能从一个点发散出去,也要能收的回来。也就是我们说的归纳和总结。普通人爬山只知道努力攀爬,如何才能走完要走的路;聪明人却会想着如何才能省力省时到达目的地,同时还要能欣赏沿途风景,一定要规划一条最优路线,条条攻略进行优缺评比。
(四)
这也是刚才我们提到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试着去思考,学着去探寻规律。
学妹又说,我们寝室的很多人好厉害,平时也没怎么学习的感觉,考试分数也都比我高,而我拼死拼活、晚睡早起,认真上课、积极参加讲座,分数却不尽人意。
我不知道该不该告诉学妹,除了浮躁之外,最大的原因是,你沉浸在“我在学习的幻想中”无法自拔。到处参加讲座,每天上自习、刷题,认真做笔记,让她产生一种“我在进行深度学习与思考”的错觉。实际上,这些都只是表浅的学习,对于提高自己的能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格局,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被动学习的效率本身就很低下。在没有专注力的情况下,不加思考就将精力投入学习接受中,其实是对时间和脑容量的浪费。
更可怕的是,你并不认为的自己虚度了时光,反而在为自己处在一种“学习的状态”而沾沾自喜。像一个因为吃了过多垃圾食品而饱腹的人,没有获得营养价值却在蚕食生命。
(五)
现在喜爱读书的人确实很多,可是很多人却说,读了几年书,似乎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帮助,我想一方面可能确实是变化得比较隐晦所以不易发现,另一方面就是,没有掌握到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你真的知道如何学习吗?
总结和反刍,深入思考。
其实,不管是看电影还是看书,都可以过百态人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万事万物皆学问。
看一部电影,你可以把自己当成主角,去思考如何解决处理问题;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摄影师,如何构图,拉近画面,如何反馈;可以幻想导演要如何控场,如何帮助演员进入情绪;幻想自己成为演员后要如何表现情绪,学习影片中的房屋装修设计、学习人物的穿衣打扮,学习他们不懈的精神,感受编剧良苦用心……
大学可以学习的能力实在太多,计算机基础能力、英语口语、普通话、会计、金融、法律、心理学、演讲等等。而我认为,在学习这些能力之前,我们首先应该知道,如何学习。
(六)
其实我很想告诉学妹,一切都别急,当年的我,也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自卑、懦弱、胆小、迷茫,我不知道下一步该去往何处,不知道我这艘小船又将飘到何方,但是我坚信,即便是蜗牛,慢慢地爬行,也能超过睡觉的兔子,更何况是跑步的马壮国?
在最迷茫最害怕的时候,先好好学习,充实自己,就在你奋力攀爬高山的同时,身体素质得到了锻炼,不知不觉中,离目的地越来越近。偶然有一天,你抬头发现,四周是茫茫的云,仿佛一伸手就能劫一朵下来,脚下是绵延的山,放眼望去,是早已不知何时就被自己甩在后方的过去。
人生还长,一辈子都在学习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