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522097/110827beae0da99b.jpg)
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有这样一处存在,藏着自己关于生活的最初印记,像鲁迅有百草园,沈从文有凤凰城,贾平凹有商州,莫言有高密,而阿城有琉璃厂。
阿城在散文《古董》里,通过记述小时候与之交往的人以及所经历的的一些事,来分析自己文化基因的构成。他小时候的家离琉璃厂很近,放学后就去那儿玩。而北京的古董字画旧书就在琉璃厂。那里安静,青砖墁地,地很干净。店员和气,又是沏茶招呼,还能讲故事。——这对小孩子来说多么可贵啊!
阿城说,古董店的习惯是培养将来的买主,他的许多关于玉、瓷器、字画、印章的见识,就因为那个时候的喜欢着迷才有的。
两位同学,一位姓松,他家的四合院就是一个古董,两人家庭成分相同,趣味相投,相得甚欢。一位姓杨,两位的共同爱好,一是画画,且不屑于参加学校的美术小组;二是都爱到琉璃厂玩儿。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22097/71ce734887cba56a.jpg)
人对于童年生活的记忆多是刻骨铭心永难忘怀的。因为那时候对于外界未知的陌生的事物的好奇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
文章除了回忆自己过去的亲历,还引用了《金石书画笑史》《履园丛话》里清代人关于古砖的故事。至于为什么要讲清代人的故事,我理解这是因为他所看到的四合院以及琉璃厂古董店里的古董,大多是明清时期的遗物。而且由清代人对于古董的态度,能看出文化的兴衰。比如他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转,现在古董又值钱了”,他还说,“什么东西一值钱,就有仿冒品”等等。
由此及彼,阿城谈到了清朝的八旗子弟为什么整天可以悠哉游哉,提笼架鸟玩鹰遛狗斗蛐蛐,闭着眼睛听戏都能成为专业听众,是因为他们财富自由,不愁吃穿,一切的玩赏都是兴趣爱好所致,不带任何的功利色彩。所以他说“清朝在古董的趣味上是很宽的”。不过,我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所谓的贵族生活,理当如此吧。
阿城的作品,很厚重,读起来很舒服,因为他写得很聪明。语言文字有着极强的表现力,多有话外音、言外意,常常是点到为止,却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22097/0ba3ebb7a5235cd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