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02210/9cbe920423bf546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02210/e7c888612571762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02210/5e736dfb3be7e53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02210/ec30c9daec2ed7d8.jpg)
余秋雨说:“宋聘,可以兼得磅礴、幽雅两端,奇妙地合成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冲击力,弥漫于口腔胸腔。”
这是我关于百年宋聘普洱茶唯一的一点知道。
只在大友普洱茶馆锁着的展柜里看过,300万、200万一饼的茶离我那么遥远,遥远的甚至让我吝惜了我的目光。
走进台湾大友普洱茶馆,一转眼也有五六年的时光。
喜欢那里安静的环境,那大树的茶台,硬木的长条凳子,来了客人就在一楼的大厅坐着,偶遇茶友,便一同坐了喝茶,像童年时农村小学的课堂,和同桌坐在一条凳子上。
可以不说话,静静的感受正午灿烂的阳光和傍晚匆匆走过的人们。
独爱一款“大雪山之恋”的熟茶,其他茶品便也知之不多。
我的喜欢总是来源于信任,信任大友是因为廖义荣先生。
在大友,茶艺师们都喜欢称他为廖老师。
刚刚认识普洱茶的时候看过他写的书,介绍普洱茶的知识,也看过茶馆里播放过他的纪录片,也是介绍普洱茶的茶文化,更有见过他之后,知道了他对于普洱茶的痴迷。
用大友茶馆的老板许杰先生的话说,“廖老师是为普洱茶而生的。”
人的一生不一定有那么多的精力去了解所有的事物,但是却会有很多时候喜欢一些事物,比方美食,比方喝茶,比方爱花。
琳琅世界满目的繁华,无法跟随对的方向去随心所欲深究自己的喜好,那么就选择痴迷的人,跟着他走,至少不会走错了路。
廖义荣先生痴迷于普洱茶文化,我便跟着他的大友普洱茶馆喝茶。我相信,他用自己一生的精力去做的事,只有更好。
他是商人,但是他用文化的精髓去经商,他是文化人,但是他的文化诠释了商业的成功。
每年,廖先生都会到吉林茶馆来,来了,就会有好茶给茶友们分享。
没想到的是,今晚,他拿出来分享的是“百年宋聘”。
每一个爱茶的人都知道,百年宋聘是普洱茶里的顶配。
110年了,那一些叶子于110年之前被采下来,被阳光晒了,被茶农揉捻,被老字号收留,被一个人一个人的转存,直到今天。
碾转了岁月,蜿蜒了沧桑。
此刻,廖义荣先生像个孩子,执着于他眼前的一壶,一水,一杯,一茶。
他在与110年的时光对话。
红重的茶汤从他的手中的壶里流淌出来,茶杯变得沉重,这历史的感知透过这杯茶翩然而至。
对历史的尊重,对前人的崇敬,唯有这茶,可以链接了通途,直抵内心。
杯底的香气是空灵的,曼妙着大山的苍葱,那一棵老树上的绿叶,是飘荡了100年的时光,带着它的味道,缱绻而至。
那茶,走了100年,我们怎能不给它几个小时,陪着它慢慢的苏醒过来。
含蓄,羞涩,初开,绽放。
浅尝一口破孤闷,再尝一口感知味,深尝一口觉滋味。
我与百年宋聘隔空对话。
那茶,弥漫着无孔不入的沉香,绵滑至心。
我是该有多么的幸运,小心翼翼的拥你入口,用我灵魂深处的虔诚,跪拜你的沧桑。
百年宋聘,你这百年的等待唤起我永随的修行,依伴你的情怀,仰视苍穹,流连岁月。
一个世纪的回眸一望。
唯有普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