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写了「信息的输入质量」对一个人的重要性,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决定再继续写,写到改变行为方式为止。
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就是17年加的一个区块链群解散了,解散后更加加深了对“输入信息重要性”的认可。
群主现在是区块链从业者,之前在基金公司工作,所以群主结合了专业的金融从业者背景+区块链投资者(很早期)的双重身份,看待金融事件和投资事件,比如当下发生的一些热点,还有区块链行业里的一些现象,群主总是能以很专业的角度,区别于朋友圈看到的观点,包括和媒体还有微博大V的解读都显得不太一样,总是看到问题更深层次的一面。
有些人的决策,就是可以穿透时间,长期价值更大。看得远,看的透,这就可以让当下的决策和做的事更有时间价值。这是人和人的重要差异。
(这里本来是举例子,例子会透露出信息,所以就删了)
怎么说呢,就是穿透表象,看到骨骼。
解散了以后,我才在思考群主观点的独特价值。
那么这事和信息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太有关系了。真正有价值高质量的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都是小范围封闭传播的,这才是价值信息传播的方式。
这让我思考,如果没有加入到这个群,那么我可能就看不到很多事情的另一面,就只是以媒体和各种群的解读为自己的思考素材了。(这里要说独立思考,独立思考,绝大多数的人的独立思考既不独立也没有思考质量,还不如找一个更厉害人的跟着别人的思考学习,最后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玉米)
上次说过,信息,是一个广义词,并不是指小道消息,投资也不是靠小道消息。这里指的是输入的素材,能带来思考的文字、语音、对话、聊天、环境……都属于高质量的信息。
深度思考能力的人,在人群中本来就是极少数,虽然我们没有人愿意相信自己不具备深入思考能力,但这也是残酷的事实和真相。
很多自媒体,每天写的,也只是情绪,因为他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样才能带来阅读量。
【观点】并不等于【事实】,这也是真相。很多人发表的只是观点,和事情真相没有半毛钱关系。
昨天和一个朋友去参加了一个区块链活动,期间也有一些思考。
在活动前,和几个参加活动的人聊起来,都要说到项目的事,他们就表达了eos未来不行了,都快凉凉了的看法。
后来原币信的超级君(微博上叫超级比特币,公众号十八铺路)在圆桌讨论说到自己依然期待eos。
逻辑是如果区块链是价值互联网,那么除了btc,一定是需要公链才能把价值互联网实现的,如果没有一个公链做起来,那么价值互联网也就天方夜谭。而看看现在的公链市场,除了eos,其它公链基本上节点和治理都搞不明白,节点设计上提供记账和治理能分享利益,而且还保持有收益。
从技术和实力上来说,eos领先了其它公链好几个数量级。在未来优胜略汰的情况下,那么真正的价值就会显现出来。
这让我想起这几天的“市场说法”:国内的一些早期“大佬”已经抛了eos、前21个节点都是中国人在做、这就是一个中国项目……各种信息不一而足。
仔细想了下,btc的矿机、矿场和矿工不也一样吗?这是不是一个问题?
后来想这根本就不是最重要的,项目的本质和可实现的团队才是最重要的,也就作罢。
大众只有观点和情绪,所以这才需要自己提高信息输入质量和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很多人并不具备独立研究项目和决断的能力,和自己所处的群还有开始投资时候带着自己进场的人对项目的喜好有关,对于不了解甚至没有深入了解的项目,也只有观点,观点的依据就是自媒体和群消息)
老李在mixin上开了课,我认为这就是很好的学习素材。
咱们先搁置老李做项目的事不谈,要谈的话也没什么好谈的,见仁见智。老李的思考质量,是极高的。
之前和菜头写过,老李是一个看清了很多事情真相的人,就是说,他看到的『真相』更多,思考质量达到了直接做出高水平决策的地步。所以,老子的文字和语音,是价值极高的反复学习素材。(独立思考,参考上面)
找一些高质量的输入素材,好书,经典的好书,能带自己带来思考和启发的好书;牛人,花钱找技能精湛的人跟着学习技能;保持开放和好奇(别自我封闭和固执己见),保持行动和思考,最后做成一些事,赚到一些钱,成为生活的很好体验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