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读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对苏轼的才学文章极是敬仰,但更令我感兴趣的是苏轼一生的政敌——王安石。
在中学历史课本上,王安石作为改革家和政治家,是相当正面典型的人物。而在语文课本上,王安石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大放异彩。但在林语堂的书中,却看到了不为我所知的一面。
论文章才学,王安石自是无法和苏轼相比。但令人惊讶的是其为人、从政的态度和立场。王安石的变法革新固是为了社稷民生,但推行新法的手法之严苛,打击政敌的手段之卑劣,已经不能用严刑峻法来形容了,说暴政酷刑亦不为过。
王安石果真是这样的人么?他与他的政敌司马光、苏轼等人的恩怨纠葛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又是否可以不计手段和代价地推行他所认为正确的政治主张?
虽然有诸多的疑问,但不知道如何去查阅史料。虽然可以网络搜索,得到的却是碎片化的信息,且大都带有显明的个人立场。只好尝试去看书,幸而找到梁启超写的《王安石传》。心想,作为国学大师,梁启超写的传记应该比较靠谱和权威。
只可惜梁启超写的是文言文,看起来相当吃力。而出乎意料的是,梁启超极其推崇王安石,称赞他是不世出的天才。并且说,宋史错缪极多,对王安石多有贬低。
这就纠结了:林语堂和梁启超,两个人都是一代大家,到底该听谁的?
偶然机会听到某个因直播某个跨年演讲而成为全国直播冠军的某卫视直播的跨年演讲,里面提到一个“后真相”的词,说的是现在很多人并不关心真相,而是自己的立场。
心下恍然,为什么要执着于王安石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其实心中早有自己的立场,寻求真相只是为了寻找支持自己立场的证据而已。
这就刷新了我的历史观。我们之所以研究历史,是想从历史中发掘对现今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以史为鉴”。如果仅仅执着于历史的真相,而不考虑其对当下的价值,那就无异于舍本逐末。
其实我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已经有所选择地故意忽略掉了那些对我们没有价值的历史事实。史官们会记录万历皇帝的衣食起居,但很少有人会记录大明王朝一个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平民百姓的生活也是历史事实,但因为没有价值,被故意忽略了。
回到最初的问题,王安石是什么样的人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对历史,对改革和变法持有的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