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

作者: 螺丹 | 来源:发表于2019-01-04 12:33 被阅读81次
螺丹摄影

王安石,江西抚州临川人,出生于仕宦家庭,是名符其实的官二代。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曾随文宦游遍南北各地,体察民情,见多识广。

在任支度判官时,向宋仁宗上万言书,对官制、科举以及 奢靡无节的颓败风气作了深刻的揭露,请求改革政治,加强边防。可惜未得朝庭重视。

王安石提出了“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理财原则,放到现在都实用。但凡实行这理财原则的国家,国民的生活都非常幸福安逸。

1069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即开始实施变法,所行新法在财政方面有均输法、青苗法、市场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在军事方面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改变“积贫积弱”的现象是王安石变法的总方针,富国强兵是变法的总目的。

王安石指出国家积弱积贫的事实,经济困窘、社会风气败坏、国防安全堪忧,他认为症结的根源在于为政者不懂得法度;解决的根本途径在于效法古圣先贤之道、改革制度,进而提出了自己的人才政策和方案的基本设想,建议朝廷改革取士、重视人才。

王安石变法遭到司马光(就是小时砸缸救人的司马光)等保守派的阻拦,加上皇帝也优柔寡断,最终变法失败。

革命导师列宁评价: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实行土地国有未成。

蒋介石:我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在秦汉以前则推周公,至于秦汉以后的政治家,所最佩服的就是王安石。

王安石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精神。“天变不足畏”指的是对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祖宗不足法”是指对前人制定的法规制度不应盲目效法,“人言不足恤”指的是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

王安石不愧为政治家。在文学方面也成就杰出,纵观他的作品,诗、文、词都独具特色。他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和社会效果,主张文道合一。因而他的文章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他写的短文、山水游记散文,简洁明快,直陈己见,短小精悍,是记游,亦说理。史论《读孟尝君传》,全文不足百字,然而层次分明,议论周密,词气凌厉而贯注,势如破竹,具有不容置辩的逻辑力量。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梅花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就是王安石,虽败却又成功的政治家。一个成功的文学家。

螺丹摄影 螺丹摄影 螺丹摄影 螺丹摄影 螺丹摄影 螺丹摄影 螺丹摄影 螺丹摄影 螺丹摄影 螺丹摄影

相关文章

  • 最得体的待客礼仪:茶七饭八酒十分

    先说个苏轼被王安石怼的历史故事。 当年,王安石与苏轼因分属不同政治营垒,常遭王安石排挤,最后实在玩不过王安石,被贬...

  • 偏执不可为

    读《苏东坡传》中看到一篇关于王安石的介绍,在这之前对王安石的了解仅限于“王安石变法”,有成就也有教训。 王安石也是...

  • 绝世之梅,绝世“之人”?

    今天学习的是宋代王安石的《梅花》。 《梅花》 王安石 ...

  • 王安石

    公元1021年11月12日,王益迎来了自己的第三个儿子,王安石。当时王佳已经比较兴旺了,从王安石的祖父中进士之后,...

  • 王安石

    一提到王安石就肯定逃脱不了他提出的新法。他所提出的新法本意为国为民,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对百姓的生计造成了很大的...

  • 王安石

    王安石,江西抚州临川人,出生于仕宦家庭,是名符其实的官二代。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曾随文宦游遍南北各地,体察民情...

  • 王安石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失败的变革家。他要变革的是当时社会上的宪法。在当时百姓被苛捐杂税,噢,丰年倒还好说,可一旦到了灾...

  • 王安石

    自从赵匡胤开创了北宋,建立了一个重文轻武的皇朝,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在这一百多年中,北宋,不管从文化还...

  • 王安石

    王安石一说这个名字,人们第一下都会想起王安石变法。还有他在朝廷上的死对头司马光。 王安石不和其他宰相一样一步一步的...

  • 王安石

    我们都知道,当赵匡胤建立北宋之后,它采用的治国方策是重用儒家学生,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也就是右文抑武的制度,这也就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安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lc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