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

作者: 如年似火 | 来源:发表于2018-09-15 08:51 被阅读125次
图片发自个人
有一种爱,是生命无法承受之爱。我们终其一生也不过是为了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然而总有很多来自他人的爱或冷漠,重压在我们身上,将我们的灵魂压得扭曲变形。

华裔作家伍绮诗的这部《无声告白》,与其说是无声告白不如说是无声哭泣。


整部书都满溢着绝望和痛苦。莉迪亚死了,这是开卷第一句,也是全文的线索。她用她的死引发了她全家的反思,自以为是的爱到底会给人造成多深的伤害。纵观莉迪亚这一生,真的是太苦了,她一直背负着父母那沉重的爱,片刻不得喘息。母亲渴望成为医生,但因为家庭的原因,她不得不放弃医生的梦想,她把她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莉迪亚身上,她疯狂的渴望着有朝一日女儿能实现她的梦想,弥补她的缺憾。因为母亲曾经的出走,给莉迪亚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她为了留住母亲,总是小心翼翼的讨她欢心。母亲让她学什么,她就努力学什么,哪怕她根本就不喜欢。她以母亲梦想为梦想,以至于到了最后迷失了自我。而她的父亲,因为从小自卑的原因,人际交往一直不畅,他希望他的儿女能拥有好的人际关系,他像侦探兵一样关注着莉迪亚的人际交往,不厌其烦的说着他人生的道理。莉迪亚为了满足父亲的愿望,总是假装打电话,拿着根本就没有接听对象的电话机,自说自话,心酸而悲凉。她的父母,口口声声说着爱她的父母,一直以来都是把他们的爱强行灌注在莉迪亚身上,根本从来都没有真正关心过她,直到莉迪亚死了,他们才慢慢地开始了解自己的女儿,才知道莉迪亚的孤独和绝望。

在文中莉迪亚就如同一个溺水者,被她父母的爱淹没,却无力反抗。而她的妹妹汉娜和哥哥内斯却又是以一个极度缺爱的形象出现。因为莉迪亚几乎承载了父母全部的爱。因此,妹妹和哥哥就如落灰的砧板,被父母弃之一边。尤其是汉娜,她总是缩在角落,如一个渴爱的狗一样,希望别人能施舍给她一点爱,然而没有任何人理她。当莉迪亚被爱的重压压得无声哭泣时,他们因为爱的缺失也在无声哭泣。在现在的中国有很多莉迪亚也有很多汉娜。他们或承载着父母全部的希望,被一步步催逼着按既定轨道走去,被爱压得喘不过气;或无人关心搭理,被家庭冷暴力伤害着。他们在角落里无声哭泣,在爱的枷锁下痛苦挣扎。

面对这样的人生,我们应该怎么办?或许,我们可以和父母多谈一谈,让他们知道,我们想要爱,但爱的形式不是强迫。

相关文章

  • 告白,无声告白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

  • 书单

    无声告白

  • 备看书单

    无声告白

  • 让“告白”不再“无声” -- 《无声告白》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小说开篇儿就这样一句残酷的交待。 莉迪亚是家中老二,李先生(亚裔移民后代)和李太太(...

  • 无声的告白——读《无声告白》

    上上周二晚上,应该是10月16号,听蔡斌老师分享了《无声告白》这本书,就跟他借回家了。放了近10天才打开,花了两天...

  • 《无声告白》里的无声告白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在我看完最后一页合上这本书的时候再一次看到封面上这句话。活在...

  • 《无声告白》/无声的告白,不叫做告白

    文/木木757 图/网络 在看《无声告白》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情很不好,一股愤怒之情油然而生。这原本是一个美好...

  • “无声告白”

    花了2天时间,一口气读完了这本小说,内心非常的爽,还有一种得意感。哈哈,第一次阅读如此快的速度。自己快速阅读的原因...

  • 无声告白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于是,莉迪亚死了。1977年5月3日早晨6点30分的时候,没...

  • 无声告白

    还是会时常想念,却无法在说起。以前不能说,现在不能想,除了伤感更多的是怜悯,但这些都没有意义了!你已不在这里...

网友评论

  • 娟娟新月:支持佳作!👍👍👍
  • 章早早:这种爱就是伤害,因为他们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如年似火:@章早早 毫无意识的爱是禁锢

本文标题:《无声告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pdz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