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简友广场亲子教育
清华毕业寄语|宁恋本乡一捻土

清华毕业寄语|宁恋本乡一捻土

作者: 玄月阅读 | 来源:发表于2022-06-15 06:57 被阅读0次

    又是一年毕业季,即将迈出象牙塔的莘莘学子们带着母校的深深祝福和寄语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或继续深造。

    2021年,清华本科生毕业典礼寄语:宁要故乡一抔土,莫恋他乡万两金。


    时隔1400多年,西游记中唐太宗李世民赠与“三藏法师”的那句“宁要故乡一抔土,莫恋他乡万两金”的嘱托,经由清华大学这样一个全国顶尖高校的校长口中,传于即将迈出校门,走上新的学习和工作岗位的3389位本科毕业生们。


    在2021年清华本科生毕业典礼上,他希望清华培养出来的都是精忠报国,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要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而不是远度海外,为其他国家工作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如果做不到回归,不能为我们的祖国做出贡献,那就谈不上爱国了。


    最后,他希望同学们要“坚守人生底色,拓展人生格局,在神州腾飞、强国逐梦的大好时代里绘就壮美的人生画图。


    少年不懂西游记,读懂已不再少年。


    25集,霸屏30余年的西游记,是无数人心中无法超越的经典。小时候,看的就是个热闹,惊叹于孙悟空的机智,嗔怪着唐僧的顽固,嘲笑着八戒的贪懒,赞扬着沙僧的忠诚。


    中年再看西游记,突然被剧中一些细节戳中痛处,想起千里外的故乡,不由得潸然泪下。


    玄奘临行,唐王封其为御弟,赐紫金钵盂,文牒白马,并弯腰低头,从地上捻一撮黄土置于杯中,赠言道“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此后14年间,跋山涉水十万八千里路,豺狼虎豹,艰难险阻,都不能动摇三藏法师西天取经,回归故土的决心。他怀着坚定不移的意志,始终如一的情怀,诱惑当前不为所动,生死面前毫不畏惧,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其实,家国情怀一直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


    常书鸿《敦煌图录》改变一生命运


    提到常书鸿,知道他名字的人可能不多,但一提到莫高窟,却无不知晓。常书鸿是谁?他就是“敦煌守护神”。


    他青年时期留学法国学习绘画,10年间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许多油画作品获金奖或被法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但这个在国外前途一片光明的青年,却因在巴黎的旧书摊上偶遇一部《敦煌图录》的画册,改变了人生命运。书中约400幅有关敦煌石窟和塑像照片,令他十分震撼,原来在自己的祖国还有这样一座“国人不知,国外轰动”的艺术宝库。而当他来到巴黎”吉美博物馆“看到祖国的艺术瑰宝被无情掠夺、玷污后用来展览时,受到了强烈刺激。


    为此,他决定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毅然回到了战火纷飞,风雨飘摇的祖国。他要回国,要为敦煌献出自己的一切。


    回国后,国内时局混乱,军阀割据,他空有一腔拯救敦煌的热血却也无能为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多方努力,6年后,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他肩负所长重任,经过几个月的艰苦跋涉,终于到达心驰神往的莫高窟。面对着千年壁画,他犹入仙境,却也从此踏上了敦煌保护工作的漫漫征程。


    这50年间,他不仅经受住了工作的苦,还承受了深情伉俪的妻子不堪大漠孤苦与人私奔的痛,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纵有千百般理由让他放弃,但他仍然不为名利,义无反顾地为保护莫高窟默默地奉献。


    常书鸿,用自己的艺术生命谱写了敦煌传奇,谱写了不可磨灭的民族精神。


    余光中,以乡愁之诗撼动亿万华裔之心


    余光中被称为"以乡愁之诗撼动亿万华裔"的诗人,"乡愁"是其众多诗作中念念不忘的主题。


    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巧妙的运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道尽了幼年时对母亲的依恋,青年外出求学时对妻子的思念,母亲去世后对母亲的怀念,最后那一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点明主题,表达了他对大陆母亲深深的眷恋,希望祖国早日统一,尽快回到母亲怀抱的游子情怀。而那一湾浅浅海峡"把"我"和"大陆"隔开,是民族悲剧所造成的。


    回归,这不仅是诗人的内心愿望,更代表了绝大部分中国人的心愿。


    诗人于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离乡20多年的他,于1972年写下这首著名的乡愁,因那道浅浅的海峡,阻断了他对故乡对亲人长长地思念。


    2011年12月11日余光中在华南理工大学讲学时,曾在千余学生面前亲自朗读了自己为《乡愁》续写的第五段:而未来,乡愁是一道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去那头!诗人将乡愁化作桥梁,将海峡两岸紧密联系在一起、勾画出共同繁荣发展的图景,也充分了他对祖国统一的信心。


    从一千多年前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到现代诗人余光中“乡愁”,思乡是游子们亘古不变的话题。


    纵观古今,从流传千古的“三藏法师”到近年出国求学的学子,哪一个远渡重洋的人不是为了有更好的前途和圆更美的梦?


    近十年,国内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令许多海外游子们心生遗憾,遗憾于当初没有回归,遗憾于没有为祖国的发展尽到自己的微薄之力。


    生而为人,其实一生都在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这正是他们内心遗憾和缺失的感觉,其实,祖国的大门永远敞开,何时回家都不算晚。


    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到抗日英雄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再到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这些都是家国情怀的生动表达。


    爱心与仁义,使命与担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自古至今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
    家是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华夏儿女的家国情怀,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华毕业寄语|宁恋本乡一捻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pgt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