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有位记者问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察:“在您的一生中,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个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
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得主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例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答应小朋友或别人的事要做到;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40年后的今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教授、MIT媒体实验室终身幼儿园小组负责人、少儿编程语言Scratch缔造者、开发历代乐高机器人主导者米切尔·雷斯尼克(Mitchel Resnick)通过自己30年的研究,在《终身幼儿园》一书中提出:延伸幼儿园教育,终身以幼儿园式的创造性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无论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关于延续幼儿园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发言,还是米切尔教授提出延续幼儿园创造性学习方式的理念,都颠覆了绝大多数人以往对幼儿园的认识和偏见,重塑了幼儿园教育的地位——它不仅仅是开端教育,而且是可以贯穿人一生发展的终身教育。
那么,何为幼儿园式学习?为什么要像幼儿园那样终身学习?
1.过去一千年最伟大的发明——幼儿园
过去一千年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或许有人认为是印刷机、蒸汽机、电灯或计算机。
而在米切尔教授心中,过去一千年最伟大的发明是幼儿园。
这个答案可能颇令人惊讶。
大多数人不认为幼儿园是发明,更别说是重要的发明了。当福禄贝尔于1837年在德国开办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时,它不单单是一所幼儿的学校,更是一种与以前的学校教育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在有趣、富有想象力的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运用创造性思维,不断探索、实验,进行创造性表达,“重新创造”这个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创新的过程,学会了如何将一个想法变成现实,并且在探索中不断改进、创造。虽然福禄贝尔当时不知道,但他其实正在发明一种适用于21世纪需求的理想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不仅适用于5岁左右的孩子,而且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学习者。
其他学段的教育,甚至我们的生活,都应该变得像幼儿园一样,将创造力进行到底,让世界充满会玩又有创造力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米切尔教授在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小组的名字叫“终身幼儿园”的原因。
2. 创造力是什么,又不是什么
前面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其他学段的教育,甚至我们的生活,都应该变得像幼儿园一样,将创造力进行到底”,那么,到底什么是创造力?米切尔教授在《终身幼儿园》一书中呈现了当前大家对创造力的4种典型误解,帮助大家重新认识创造力。
误解1:创造力只是一种艺术表达
人们欣赏并崇拜画家、雕刻家和诗人的创造力,但创造力并非艺术家独有。当科学家提出新理论、医生诊断疾病、企业家开发新产品、社会工作者为陷入困境的家庭提出策略、政治家制定新政策的时候,他们可能都非常具有创造力。
将创造力与艺术绑在一起,导致许多家长低估了创造力的价值。他们觉得,对孩子来说,有创造力是“好的”,但并非必需。因此,为了避开这种错误的思维,米切尔教授经常使用创造性思维而不是创造力这个词。他认为,当父母听到创造性思维时,他们就不太会只是把它局限在艺术表达上,而更可能将其视为对孩子的未来至关重要的事。
误解2:只有一小部分人有创造力
有些人觉得,只有在提到对全世界来说都是全新的发明和想法时,才配使用“创造力”这个词。根据这个观点,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博物馆展出作品的艺术家是有创造力的,而我们芸芸众生则显然不具有创造力。
研究创造力的科学家有时会把这种创造力称为“大C创造力”,但米切尔教授更感兴趣的是“小c创造力”。他认为,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想出一个对自己很有用的想法,那就是小c创造力在发挥作用。至于这个想法对我们来说是否早就被几万人甚至几百万人想到过,都没关系,只要这个想法对我们自己来说是新的,是有用的,那它就属于小c创造力。例如,发明回形针属于大C创造力,而每当有人在生活中想出使用回形针的新方法,那就是小c创造力。
有时候,教育工作者过于关注大C创造力,而忽视了小c创造力的培养。米切尔教授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小c创造力,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他们发挥出自身全部的创造性潜能。
误解3:创造力来源于洞察力
关于创造力的流行故事通常围绕一个奇妙的“顿悟时刻”,例如,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一颗落下的苹果砸在了他头上,于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这样的“顿悟时刻”即使真的存在,也只是创造过程中的一小部分。
创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创造力来源于某一类别的艰苦工作,它综合了好奇的探索、有趣的实验和系统的调查。新想法和新见解看起来像是闪电般突然出现的,但它们通常发生在想象、创造、游戏、分享和反思的许多个周期之后,经历了创造性学习螺旋的多次迭代之后才会出现。
误解4:创造力无法被教授
有些人认为,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最好方法是让他们自然发展:我们不应该试图去教授创造力,应该让孩子们天生的好奇心发挥作用。
对此,米切尔教授在书中表示,他部分认同这一观点。的确,学校和家庭的一些僵化结构会压制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而且如果教学就意味着给孩子们一套明确的规则和如何发挥创造力的指导,那么他同意,人们的确没办法教授创造力。但是,我们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所有孩子与生俱来都具有创造的潜能,但是他们的创造力并不一定能够自行发展,而是需要培养、鼓励和支持。
这个过程就像农夫或园丁通过创造适宜的环境来培育植物,我们也可以创造一个学习环境,让孩子的创造力在这个环境中得到蓬勃发展。所以,我们可以教授创造力,只要我们把教学当成一个有机、互动的过程。而这也是《终身幼儿园》全书的精髓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