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
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
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
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
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
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
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
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亲爱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龙应台的人生三书之一,这本书结集了她和儿子安德烈三年时间互通的36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隔阂与冲突所困扰的人。
在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工作。等她卸任返回欧洲时,安德烈已经是一个高大的十八岁小伙子了。四年时间,儿子长大了,母子之间似乎有了一堵无形的墙,交流起来并不顺畅。龙应台意识到她与儿子之间既有年龄的差距,也有中西文化的差异,在很多问题上有分歧。她决定以书信的形式与儿子共同写一个专栏,儿子同意了。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走进了对方的心灵世界,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在妈妈的眼里,儿子文风草率,不够具体;在儿子眼里,妈妈吹毛求疵,太重细节。妈妈把写作当“事”,八分的认真,二分的知性怀疑;安德烈把写作当“玩”,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的认真。儿子对妈妈嘲笑有加,妈妈对儿子认真研究。
安德烈渴望独立,不喜欢妈妈总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对待,希望能够拥有更多的自由,可以不受约束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儿子从小在西方长大,认为自己已经可以独立了,他本来就有自主的权利,不需要家长来授予或者施舍。他这样对妈妈说:“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而在“中国式”的妈妈眼里,他依然只是个毛头小伙子,仍然是一个面对学习、生活、情感常常困惑的少年,需要正确地引导,需要不断地成长。
安德烈刚刚成年,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间,既有青春时期的叛逆与躁动,也有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与探索。这个时代的主流是自由和民主,但这个世界上也还存在着许多不公与不义,面对问题应该“熟视无睹”还是“站起来”有所“行动”?龙应台告诉儿子,道德有两种,一种是消极的,一种是积极的。她在生活层面进行消极的道德——不浪费,不奢侈。但对有些事情选择积极的道德,比如对说谎政府的批判、愚蠢决策的抗议、权力诱惑的不妥协、群众压力的不退让,以及对专制暴政的抵抗。同时,她也告诉儿子,“这个世界见风使舵的投机者绝对是大多数,勇气和智慧永远是稀有的品质。”
安德烈在信中坦言自己一次次坠入爱河,一次次不断失恋。他对爱情充满困惑,不知道该坚守感情,还是应该一刀两断,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龙应台告诉儿子,在遇到终身伴侣之前,恋爱十次、受伤二十次都是正常的,都是人生的必修课。至于什么样的人才是适合的,她这样说:
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安德烈在信中与妈妈无话不谈,他们的交流充满智慧,充满爱心,消除了彼此之间在年龄、文化、思想等多方面的隔阂。我们很多父母也深爱自己的孩子,但不一定善于与孩子沟通。尤其是中国式的父母,经常会以居高临下的态度面对孩子,多以命令的口气行事。平时谈话,可能就是吃饱了没有,作业完成了没有,觉得冷不冷,除此之外,好像也没有什么好的话题。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可以不必了。”
因为爱,我们觉得不那么需要沟通了,所以亲子之间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这是很多亲子之间产生隔阂的原因。龙应台意识到了这一点,通过书信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恰恰因为爱,我们需要更好的沟通,让亲子之间不要有那么多隔阂。
尤其是在对孩子的态度上,我们应该借鉴西方的做法,不要过分强调辈分与尊卑,孩子长大了,不妨试着与他们交朋友,平等地交流。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他可以有他自己的想法。你可以陪伴他,帮助他,爱护他,但你不能替代他成长。将来,他也会有他的人生,而你终究陪不了他一辈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