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澜山夜话
呼和浩特的烧麦:不仅仅是早点,更是一种文化

呼和浩特的烧麦:不仅仅是早点,更是一种文化

作者: 乔平_ | 来源:发表于2020-07-29 13:46 被阅读0次

文/乔平

清早起来,一家人或三五好友相约着去街里的烧麦馆,一起喝茶聊天吃烧麦,土生土长的内蒙人,很是享受这种文化。

跟广东人的早茶有些类似,只是吃的东西不一样。广东早茶品类繁多闻名,内蒙的烧麦早餐却是以传统经典的羊肉大葱馅著称。

没有来过内蒙古的人,或者没有深度了解和体验过内蒙古饮食文化的人,只知道内蒙古是吃牛羊肉的好地方,烤全羊、烤羊腿......这样的认识太片面了。

大多数家乡人的一天,都是从一笼热气腾腾的烧麦开始的,烧麦在家乡人心中绝对是牛肉面之于兰州人,热干面之于武汉人,米粉之于长沙人这样的存在,没这顿就着砖茶吃下去的烧麦,一天都不舒服。

内蒙古的烧麦,是有历史渊源的。据考证,呼和浩特的烧麦最晚起源于元代初期、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过去叫归化城)一带的商途茶馆。清朝时通过晋商传到京津等地,被称为“捎卖”。后来,“归化城烧麦”成为了京津地区吸引食客的招牌。

乾隆皇帝有句诗提到了烧麦:“捎卖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 这里的“捎卖”就是现在的“烧麦”。

几百年前,呼和浩特的烧麦就不是正餐,都是在茶店里出售的,客人们会一边喝茶一边吃烧麦,听戏聊天。所以,到现在为止,呼和浩特的人们依然保持着“一两烧卖半日茶的习惯”,这个半日茶,也充分体现了当地人生活节奏的缓慢。

烧麦的做法,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必须是现杀的本地羊,羊肉取八瘦二肥,手工切成0.5厘米见方的肉丁入馅。调馅时,除了普通佐料,必须要有本地现榨的胡麻油。稍麦皮直径10厘米,包40克馅料,顶部不封口,做成石榴状,放入小蒸笼,上气蒸10分钟取出,配自制蘸料上桌。

小菜和茶水是吃烧麦的标配,豆芽、烂腌菜、芥菜丝、海带丝、五香花生米这些小菜需要自己去取,服务员会给沏一壶浓砖茶,再放过来一个大号暖水瓶的开水。

热腾腾的烧麦端上来后,人们就开始享受这一天的生活了。小碟子里先不放醋,尝一口原汁原味的烧麦,羊肉不膻不腻,口感劲道,烧麦皮薄料足,汤汁浓郁,就着浓浓的砖茶,边品边偿边聊天......哦,原来,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如此美好。

image

无论是哪个季节,来到内蒙古,除了要吃全国闻名的牛羊肉之外,一定要亲自体验一下烧麦文化。

叫上三五好友,一起去烧麦馆里,吃一两烧麦,喝上几壶砖茶,唠上一上午的嗑,这才是呼和浩特人的生活啊。

如果你能吃上几次这样的早点,也许会在以后的日子里,都希望自己的早晨是在内蒙古醒来呢。

相关文章

  • 呼和浩特的烧麦:不仅仅是早点,更是一种文化

    文/乔平 清早起来,一家人或三五好友相约着去街里的烧麦馆,一起喝茶聊天吃烧麦,土生土长的内蒙人,很是享受这种文化。...

  • 呼和浩特的烧卖

    最近家中有事,在呼市多待了些日子。 每日的早点从豆浆油条煎饼,变成了烧麦,对,日日早点都是烧麦。 记忆中的烧麦,是...

  • 2022-11-09/随写

    突然想吃烧麦了,可住家周围没有卖烧麦的,记得以前上学时,经常用烧麦当早点,吃下去一上午都不觉的饿。 烧麦外...

  • 齿间留味是清欢——紫色妖姬

    不记得在哪里看过:青菜豆腐保平安。食,是一种文化,不仅仅是在于果腹,在于口福之表现,更是一种文化层面的...

  • 文化——为学校立魂(2010新教育年会主报告解读)

    文化,不仅仅是挂在墙壁上的装饰,更是师生在校园里的一种生活方式。

  • 对历史的多情会加重人生的负载

    《文化苦旅》,不仅仅是穿梭在各种名胜古迹,田园山水的空间的的旅行,更是一种穿越千年,探索中国历史文化与文化灵...

  • 学外语,我们学的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思想文化。

    学外语,我们学的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思想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我们大多数人学习英语只是把它当做一种工具,...

  • 厨匠

    厨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门技术一门艺术。厨师的传承不仅仅是一项知识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情感的传承。图片发自简书A...

  • 家乡的烧麦文化

    文/乔平 没有来过内蒙古,或者没有深度了解内蒙古饮食的人,只知道内蒙古是吃牛羊肉得地方,这样的认识太片面了。 内蒙...

  • 千万不要小看写作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作家、学霸等跟文化有关的人物事物,呈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更是对知识文化的一种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呼和浩特的烧麦:不仅仅是早点,更是一种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pmt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