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天涯简书共风流结伴而行海岛花园
《道德经》的“道德天地水”和“清虚卑弱本反无”~6

《道德经》的“道德天地水”和“清虚卑弱本反无”~6

作者: 放下皆得 | 来源:发表于2019-10-09 06:20 被阅读0次

先从大的方面讲,《道德经》讲道、德、天、地、水五个字,道、德,我们前面说过了。天,自强不息;地,厚德载物;水,上善若水。

通过三个形象,大家就悟出来这里边的大道,道、德、天、地、水。

陕西那个张载叫为天地立心,天地本无心,可是我们中国人,出于对天地的敬仰、敬畏,就是通过天地的形象树立起我们这个民族的价值观。

二十五章最后这段话大家都耳熟能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前面这三句话九个字,出发点都是人。人法地,要厚德载物;人法天,要自强不息;人还要敬畏天道,效仿天道。

就是古人讲的“天无私负,地无私载”。

所以利用天地的形象树立起我们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前面这三句话、九个字,加一起就叫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不用另外去解释,前边这九个字,就是道法自然的具体内容。道法自然就是前边这九个字的概括。

自就是本该,然就是如此,自然的意思就是本该如此。你看,这不就是这样吗?人应该效法天地的精神,敬畏天道,这就走在正确的大道上了。道本该如此。

就像我们学数学说,这是公理,不证自明,不用证明了。

你看数学那些公理,有的东西真没法去证明,但是大家有这个才能建立一个体系。天地的精神你也没办法去证明,但是大家通过形象领悟出来的,大家都认可是这样。

我们这个民族,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其实都在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像很多人说的儒家自强不息,道家消极无为,不是。你看这个里边它也强调。

那回到生活的智慧这个层面,《道德经》里边,最重要的智慧有哪几项?

首先我们说,道家本来像老子,坐那个位置就是史官。这个史官阶层,清醒、冷静、理智。后来有一个史官叫班固是陕西人,班固、班超还有鼓楼那个班昭都一家的,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概括出来四个字,就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兴衰成败,祸福存亡之事,然后知”,知道什么?四个字,“清虚以自得,卑弱以自持”,概括出生活中的用的智慧,四个字,“清虚卑弱”。我又加了三个字,“本反无”。

“道德天地水”,给小孩讲这个最好。给成年人讲的时候,那就讲“清虚卑弱本反无”七个字。清就是冷静,宁静致远。虚就是虚怀若谷,谦虚。卑就是善于处下。弱就是柔弱胜刚强。

本就是刚才讲过的尊道贵德。最重要两个字,反就是反者道之动,懂得换位思考、相反相成的道理。无就是大象无形,无用无为,也可以按照这七个字来讲。

这是生活中用到的智慧,可以往高了讲,讲到哲学层面。对,天道,也可以往生活中讲,人道,“清虚卑弱本反无”,七个字。

其实这七个字,跟水的德性都很接近。你可以用形象上善若水来讲。比如讲那个心善渊,就是讲清净。

把水的德性最后扩展到了十个德性。还加一个“柔弱胜刚强”。那以柔克刚,等于说智慧的运用,还不算一种德。它可以叫德性,不是它的品德,我按照第八章这七条来讲。

《道德经》的“道德天地水”和“清虚卑弱本反无”~6

相关文章

  • 《道德经》的“道德天地水”和“清虚卑弱本反无”~6

    先从大的方面讲,《道德经》讲道、德、天、地、水五个字,道、德,我们前面说过了。天,自强不息;地,厚德载物;水,上善...

  • 鉴 五绝

    清虚甘自守,卑弱苦相持。 百踣终难改,深情始不移。

  • 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

    无所事事也并不会让我快乐。只有忙碌间隙里的偶尔轻松自由才让人快乐。长久的无所事事跟长久的繁忙一样累。除此之外,还更迷茫。

  • 道德经78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正言若反 道德经学用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

  • 今天分享《道德经》

    今天分享第96本书—《道德经》。 学习《道德经》,我们会懂得尊重规律,顺势而为。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阐明...

  • 道德经新解:附录,通行八十一章本

    道德经新解:附录 《道德经》通行八十一章本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 品味《道德经》之七十八

    品味《道德经》之七十八 【原文】 天 下 莫 柔 弱 于 水 , 而 攻 坚 强 者 莫 之 能 胜 , 以 其 ...

  • 天地洪恩 玄德悠悠

    走马观花道德经(51) 十二、道德经第十二景区——感恩之区 本景区包括第五十一至五十六章,围绕天地父母恩,先述恩德...

  • 2019-04-10

    和孩子坚持系统读《道德经》第6天。 早起学习第6天. 眉心舒展,面带微笑。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

  • 百字瞻瞻12——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道德经与孩童生长》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道德经 . 第五章》 天地无所偏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的“道德天地水”和“清虚卑弱本反无”~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pnj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