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淘气包的奶奶走了

淘气包的奶奶走了

作者: 关外刀客 | 来源:发表于2018-10-30 21:28 被阅读0次

    淘气包的奶奶走了!

    今年春节回家的时候奶奶已经变得沉默寡言,仅能吃一些半流质的东西了。脑子比原来愈加糊涂了,说过的事情未转身就已经忘了。身边的人也是时而认识、时而陌生,我刚到家时她拉着我的手端详了几秒钟才叫出了我的乳名,瞬间有些心酸。

      我在家的几天里她除了吃饭和去卫生间基本上不出房间,基本上是半卧在床上闭目养神。出来也不和别人搭话,别人讲话时她也只是默默地看着,除了眼神不断地在各人脸上流动外,没有任何表情。也许她真的开始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了!

      我那淘气的儿子是最喜欢逗她的。一会儿指着我问她:他是谁?然后又指着他的表哥问她:他叫什么?奶奶一概摇摇头。当他指着自己问她:那我是谁?这时奶奶笑着说:淘气包。(神反应)看到奶奶笑了他就起劲了,一会儿扮鬼脸、一会儿来个假摔,逗得奶奶一边笑一边擦眼泪。

      春节家里地方不够住,我和儿子在客厅打地铺。有天晚上睡梦中惊醒,原来是一条被子落在我身上,模糊间看到奶奶扶着墙走回自己房间。一定是她夜里起来去卫生间,看到我蹬掉了被子。(家里的地暖实在太热,被子盖不住啊!)她已经没有力气再像我小时候那样帮我轻轻盖上、掖好了,能够弯腰拎起来、丢在我身上也已经不容易了。    她已经倾尽一生,如今连爱的力量也越来越弱,弱到让我感到如此沉重!

      在家里的一天,我和儿子在大房间里看电视,奶奶突然走进来,我们都感觉很意外,因为从没见她走到这里过。她慢慢挪到床边,又慢慢盘起腿坐上来,就像我多年的记忆里那样盘腿而坐。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她突然打开了话匣子,说了一些我不知道的事,还有一些明显是她臆想出来的事。然后又嘎然而止,慢慢挪下床,扶着墙回到自己房间,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去了。

      而我却一时难以回来。

      奶奶的坐姿把我的记忆带到了童年的炕上。小时候家里没有床、只有炕,在炕上吃饭、睡觉、做作业…。回到家里脱鞋上炕,第一件难事就是坐。奶奶总是教我们盘腿而坐,我们总是做不来,或者坚持不了几分钟,那时候就奇怪她是怎么做到的。反正我那时放学回家如果她在炕上,一定是盘着腿,或者在做针线活,或者和同样盘腿而坐的爷爷说着话。

      小时候奶奶带过我,那时我还没有记事,很多逸事、糗事也都是听长辈们说的,且以糗事居多,无颜提起。我想奶奶跟我儿子说的那个淘气包就是我吧!

      我小时候奶奶还在居委会工作,我们叫做“街道”。那时感觉不是个正式的工作,好像也不是天天上班,就是去开开会,或者走家串户发发通知。我模糊的记忆中好像还有和她一起去开过会,还有一家家的发过通知。

      那时的记忆都很模糊了,但有一件事却让我现在仍记忆深刻,确切点儿说是一种味道。

      那应该是一个中午,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和奶奶一起没有回家吃饭,而是“下馆子”。那是我记忆中第一次去饭店,虽然只是吃了一碗面,但那饭店里和那碗面里弥漫的香气让我至今难忘,而且以后再也没有闻到过那种味道。

      奶奶的脾气很好,记忆当中没有见她发过脾气。我们堂兄弟、姐妹共六个都住在一个大院子里,从小也算在她身边长大的。我们年龄相仿自然少不了吵吵闹闹,在那个猫狗都嫌的年龄也没见她凶过哪个,更谈不上打骂。

      我们的祖辈对孩子的管理与现在自不相同,现在的祖辈对孙辈极尽宠溺,属于手心眼底式的管理。我们那时的方式我理解为“眼神式”的管理,即好坏都是给你个眼神自己去体会。

      祖辈对孙辈也好、父母对子女也罢,没有那么多的促膝长谈、语重心长,意图全靠自己去领会。这样也相应提高了我们自我管理的能力,与现在的教育方式相比不能说谁优谁劣。因为社会及家庭的结构影响着教育方式,反过来教育方式又对社会及家庭产生影响,个中情境没有千篇一律,只能自己体会。

      奶奶做的东西很好吃,记得小时候一到奶奶家里就翻他们的碗橱找东西吃。奶奶也总是把好东西留给我们吃,在那个物质相对贫乏的年代,一个苹果、几块自制面饼、几块红薯干也会让我们欣喜不已。

      如果奶奶家里烧了什么好菜,她总是分成三份,自己留一份,给我们家端来一份,还有一份她端到了住在后院的叔叔家里。因为她知道两个儿子都喜欢喝点小酒,对于喝酒的人,下酒菜当然就是最朴实、最深得人心的馈赠。

      就是在前几天,姑父还在餐桌上提及奶奶烧的蝲蛄豆腐如何美味。这个菜我略有了解,蝲蛄是生在河流里、石缝间,外形和南方现在流行吃的小龙虾一样,小时候我们经常去河里抓的。蝲蛄需剁碎、过滤,过滤后的肉汁倒入调配好味道的滚烫的清汤中凝结成块,因其貌似豆腐而得名。这个菜费时费力很少吃到,但十分鲜美,难怪吃过的人念念不忘。

      我记忆较深的还是奶奶烧的羊肉汤,羊肉切成指盖大小的细丁,再加入各种作料烹煮,那香味在院门外就已经闻到了。热气腾腾的浓汤上漂浮着几朵葱花、蒜叶,小心地沿着碗边吸上几口,儿时的所有幸福都浸润其中了。再深深地吸上一口气,把香味吸入鼻腔深处,任其扩散开去,把这记忆也扩散到今天。

      在家时自然少不了尝到奶奶烧的菜,自从离家读书、工作后就极少了。但除却这近十年,之前每次回去她总要张罗一桌菜来款待我们这些孩子。还是像从前一样看着我们狼吞虎咽,她只是在一边笑着、看着,不置一语。

      现在再也吃不到奶奶做的饭菜了,再也看不到她的笑容了,所有这些只能到记忆里去寻找了。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迎来送往的轮回,迎来新的生命,陪他一起成长,看着他渐行渐远。送走陪伴我们一起成长的人,看着她定格在旅途的终点。

      人生定格在九十几岁,与我们来讲没有什么好悲伤的,对她来说平静安稳的离去已是福报。借用李咏的遗言:没有遗憾,只有不舍。

      淘气包的奶奶走了,淘气包的太奶奶走了。生活的轮回还在继续,只是故乡越来越远。

                              2018年10月30日

相关文章

  • 淘气包的奶奶走了

    淘气包的奶奶走了! 今年春节回家的时候奶奶已经变得沉默寡言,仅能吃一些半流质的东西了。脑子比原来愈加糊...

  • 奶奶走了

    奶奶走了,妈妈在电话那头跟我说。 记得她起先,只是有些糊涂,做不了饭,照顾不了自己起居,但有几个儿媳、孙媳照料,也...

  • 奶奶走了

    奶奶还是走了,就在20分钟之前。 在那之前,护工连续打了两个电话,把还没吃完饭的七爷和老舅喊回了医院。 爷爷问:谁...

  • 奶奶走了

    白酒加麻花【原创】 奶奶走了,20年前,父亲走了,在送奶奶的途中,脑海里一直重现送父亲的情景。父亲走的时候,最伤心...

  • 奶奶走了

    奶奶走了,没能送您一程好伤心。家里没有告诉我,我像个傻子一样,还在每天为了工作烦躁。即使我抽不开身不能回去送您一程...

  • 奶奶走了

    2018年1月29号,就在这个突然有点冷的天,奶奶您悄悄的一声不吭的走了。我们是多么的悲痛,您走的太突然,我们真的...

  • 奶奶走了

    二零一七年农历冬月十一,阳历12月28日,奶奶走了,从此我们又失去了一位最爱的亲人。 此前我写过一篇《奶奶与我》的...

  • 奶奶走了

    端午节,相传是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的。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

  • 奶奶走了

    她躺在 屋子中央的床上 穿戴整齐 雍容华贵 除了出嫁 这大概这是她穿得 最正式的一次 她活了93岁 活得像一棵白色...

  • 奶奶走了

    突然之间,我的奶奶过世了。 尽管对于九十八岁的老人家来说,生死是一件非常自然、不会让人觉得意外的事情。然而对我来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淘气包的奶奶走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ppn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