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青岛的三妹在家庭群发了一个视频。大意是一位2000年出生的大学生,目前在上大四,不过他已经是孩子的爸爸了。他是在大二的时候结婚,然后年底就有了孩子。
这样的例子真的不多,况且家里亲戚的5个孩子都正值谈婚论嫁的年龄,目前却一个也没有动静。
看到这个视频,只有年纪最小,也是2000年出生的淼淼在群里说话了。他略带调侃地说:“我辈楷模,不着急不着急。”
下面就是他二姨紧跟着说:“啥不着急不着急,啥年纪做啥事。”
三妹接着说:“恋爱年纪,去感受爱情的火苗,青春的悸动!”
群里就再没了动静。
这些年,网上盛传着这样一句鸡汤:低质量的婚姻,不如高质量的单身。
也正因此,结婚率持续低下,权威数据显示,2021年的结婚率已经降至5.8%,而且是连续8年在降,这说明,结婚的人数越来越少,但离婚的人数反而在变多。
这就牵扯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单身人士越来越多,心态却很佛系,对人生大事不焦虑不急躁,宁愿单着,也不愿意找个良人组建家庭;宁愿一个人承受孤独,也不愿意一家人欢声笑语。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年轻人对结婚这件理所应当的事变得举步艰难?
针对这个问题,网上的文章和视频很多,总结的原因也很多,有说是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看多了自己父母婚姻的不堪,产生了排斥和恐惧。也有的说是社会环境的变革,特别是女性的独立,让结婚成了非必要选项,特别是在经历了一段失败的感情之后。更有的甚至说,是人类接受了太多现代社会的各种诱惑,逐渐丧失了渴望传宗接代的本能。
不管怎么说,年轻人对婚姻的看法的确影响到了结婚率,甚至生育率。
通过观察周围的年轻人,我想这里还有两个更现实的原因,一个是经济问题。许多刚刚上班的男孩子因为房子、车子需要很多票子,对婚姻望而却步。第二个是生活问题。如今,网上到处充斥着家暴,出轨,冷暴力的负面婚姻信息。再加上面对生活中柴米油盐的琐碎,婆媳关系的家长里短,养娃的鸡飞狗跳,等等,足以让一位经济独立、有思想的现代女性远离婚姻。
《婚姻的两极化》一书中提到:我们对于婚姻的期待,对于婚姻中另一半的期待,正在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
那种父辈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搭伙过日子”式的婚姻,已经成为永远的“过去式”,一去不复返了。
现代人,都喜欢现成的幸福,即结了婚后,幸福浪漫过一生。不过,这样的故事只存在于童话故事里,想要走进婚姻,既要有享受甜蜜幸福的期待,也要有踏实过日子的准备。毕竟,生活不是幻想,而是实实在在的一天又一天。
年轻人也要知道,金钱不是幸福的关键,对方的人品以及能力,才是守护你余生的温柔“金钟罩”。
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年轻人的婚姻观念也会随之改变。毕竟,现实中也有许多美满令人羡慕的婚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