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跑跳、玩耍、上楼梯等等,摔倒是司空见惯的。但不同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却有不同的表现。
有的孩子什么反应都没有,淡定从容。只要不是摔得特别严重,爬起来该干啥干啥,若无其事。我们常常觉得这种孩子很皮实,能扛事。
有的孩子则会哇哇大哭,或者虽然不是大哭但却哼哼唧唧缠着大人,哪怕本身并没有什么事儿。这种就是娇气的孩子。尽管身上并不是很痛,但他不能承受的不是身上的疼痛,而是“摔倒”这件事。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孩子之间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很大程度上是由当时大人的表现所决定的。
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他们最初对很多事情原本是不会在意的,也没有什么分别心。对事情在意、有分别心的是大人。而大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把自己对待事情的态度、分别心有意或者无意的传递给小孩子。小孩子也通过接收到的这些信息形成了自己对待事情的态度。
有的父母对待孩子平常的摔倒,不是很在意。大人心里不觉得是个什么事儿,表现出来的情绪、语气、表情就很淡定,那么孩子自然也不会在意,延续着他与生俱来的轻松淡定。
而有的父母则不一样,每每遇到孩子摔倒,总是显得很惊慌紧张。
我就见过有孩子轻微摔倒时,本来孩子没什么反应,可是家长见了后很惊慌的跑过去,心疼的抱着孩子,“宝贝,摔疼了吗?”,紧张之情扑面而来!孩子随之哇哇大哭。随后家长又 一个劲儿的安抚孩子,“不要紧的,没关系,没事儿”,“我们宝宝很勇敢的,是不是?”,可是毫无作用。
其实是大人内心的感受、态度在引导着孩子。外在的表情、语气、所说的话也都是由内心的态度所散发出来的。
大人内心轻松了,孩子自然会轻松。
大人自己很紧张、很在意,实际上是在告诉孩子:这个事情很严重,这样只能把孩子往娇气的方向引导。孩子哭闹与其说是因为不能承受摔倒本身,不如说是不能承受大人所传递出来的那份沉重以及恐慌。
这样成功的诱发了孩子的不良情绪之后,后面再说那一系列安抚的话,自然不会起到什么作用。相反传递的是对孩子的不信任——认为孩子很在意、不能承受,于是赶紧告诉孩子“没关系、不要紧”。其实是大人在意、大人不能轻松对待。
整个过程中,孩子感受不到轻松,感受不到共情,也感受不到被信任!
还有的父母遇到孩子摔倒时,会习惯性的责备孩子:“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怎么看的路啊?……”。要说他们不爱自己的孩子,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他们就是习惯用这种方式去表达自己的爱——然而,这同样也让孩子感受不到轻松、共情和被信任。
遇到事情,父母不同的表现决定了不同的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什么,那么孩子就会往哪个方向去成长。
如果孩子感受不到轻松,那么就很容易变得娇气。
如果孩子感受不到共情、被理解,那么他也就缺乏安全感。
如果孩子感受不到被信任,那么他也很难建立真正的自信和自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