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故事是前几周在楼下带孩子的一个经历,当时我就想写一篇文章,奈何一直没有时间,今天得空写写吧,因为故事深刻,至今记忆犹新。
楼下有个小小的儿童游乐园,每天大家都带着孩子来玩滑梯,很是热闹。因为心心还不会走路,我就抱着她溜达。大一点的孩子,有的跑来跑去,有的骑着车子,有的拍着皮球,有的从滑梯上爬上滑下,非常热闹。
中午临近,小朋友陆陆续续开始回家。有个小朋友哭哭啼啼,看样子他妈妈要抱着他回家,但是他在妈妈怀里打挺,哭的又伤心又委屈,而且越来越大声。发生了什么事?我仔细看这个孩子,3岁左右的一个男孩子,眼泪都飙出老远了。他好像要下来,妈妈抱着他,准备把他抗回家。他挣扎着从妈妈身上挣脱下来,妈妈拗不过,就放下他。他噔噔噔跑过去,抢走了一个小女孩手里的皮球。我在想他应该是想玩这个妹妹的皮球,妈妈不让玩,他才这样的,现在跑过来过把瘾。没想到这个时候妈妈跟过来了,对着小女孩的奶奶说“那是他的皮球”,小女孩的奶奶立马反应过来了,赶紧对小女孩说“快吧皮球还给哥哥”。我再定睛看这个男孩子,他止住了哭泣,心里终于释然的样子。妈妈又抱起他,他拿着自己的皮球,往回走。妈妈一边走一边说“妹妹玩一下你的皮球,你真小气”。
看到小男孩前面哭的歇斯底里,后面通过努力拿回自己皮球后的释然,以及妈妈说的那句话。我为这个男孩子感到特别的委屈,同时我也特别能体会他当时哭的歇斯底里的心情。那是属于他的皮球,他想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但是妈妈却不管不顾强硬将他扛回家,他哭闹不止,直到拿回皮球。妈妈却一句“小气”来评价他的行为。
如果说妈妈第一次罔顾孩子的皮球,是一个错误,那么这一句小气就是错上加错。
在大人看来一个皮球有什么要紧的,并不贵重。但是在孩子的眼中却是自己的宝贝,就算是个小树枝,或者一片树叶也都是宝贝。大人常犯的错误就是藐视孩子的“宝贝”。其实在孩子的眼中一个皮球并不亚于妈妈眼中的一个LV,试问妈妈如果别人拿走了你的LV,你会置之不理嘛?你会觉得自己小气吗?
说完这个男孩子,要说到这个小女孩,这个小女孩我认识,之前推着车子带心心下来的时候遇到过她,她对心心车上挂的玩具特别感兴趣,我就说如果喜欢借你玩一会儿吧(不过玩具挂在车上,拿不下来,只能站在车子旁边玩)。她玩了一会儿还想拿走的样子,心心虽然小,但是我看她很紧张的样子,然后还用小手把挂玩具的绳子往回拽。看到这里我想心心有自己的物权意识了,她想保护属于自己的玩具。那个小女孩却越发的想拿走玩具,拿不走自己开始哭起来,我就过去对她说“不可以拿走,这是妹妹的玩具”,但她俨然一副不管不顾我就要拿走,拿不走就开始哭的架势,我就不断的重复“不可以拿走,这是妹妹的玩具”。直到她奶奶来,把她带走,她还在哭,我虽然对此很抱歉,也有点尴尬,但是我为在外面可以保护心心和属于她的东西还挺自豪的。
我不知道什么是最合宜的方式,但是我想大人们要爱屋及乌,要爱惜孩子眼中的宝贝。我们有时候对外人太客气,对自己人好像有点苛刻。有时候我们好像过于“懂事”,想要给别人表现“乐于分享”,却不管孩子真实的感受。我希望自己可以在家对孩子严格管教。但是出门在外一定要和她站在同一条船,成为她坚实的后盾。我想她有了安全感,知道父母会和她一起守护自己的宝贝,她应该也会放心的去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