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宗zooky
每年到了早春,杭州的天气都要辗转反复八百回合才会安定成温暖的样子。
但一成不变的,是提着大包小包来报到的学生。
尤其是中学生,当你看到一群又一群穿着一模一样的校服,十个在你面前走过你就记不得第一个长什么样的中学生,自己中学时代的记忆还是会像潮水一样向你涌来。
这些孩子好像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月饼,口味都是追求高分,印的图案都是考上好学校,有个好未来。
说真的,几年前我也是这样想的。
可是现在啊,大学快要过半,想法早已面目全非。
假如上午没课,睡到日中午司空见惯,考试时候随意应付也是家常便饭,更别提一天不知道要看多少娱乐节目、刷多少次朋友圈和微博。
未来长什么样,我不知道。
发呆的时候,我就在想,这十几年我为什么要读书,之前的努力难道就是为了顶着大学生的旗号,来享受被窝里的安逸?
这个谜团直到今天下午偶然的一次蹭课才解开。
讲课的教授说他每次打的都要和出租车师傅聊上几句,而且每次都会得到一份意外之喜。
因为这些师傅不是对国际风云变幻了如指掌,就是对国内经济形势分析得头头是道。
我乍一听不信,但回想起有次从机场打的回校,偶然和司机聊起来,发现他对石油颇有研究---哪里产量最多、哪里品质最好、国际油价又会如何变化,他都讲得头头是道。
于是我信了。
我开始好奇,很多出租车师傅可能大字都不认得几个,为什么可以看到车窗外这么多的风景,想得这么深远?
为什么读书这么多年的我,只能对付火烧眉毛、近在眼前的难题,而对周围发生过和将来要发生的事一无所知?
教授说,他们的想法来源于他们出众的洞察力,一种在不同消息之间找出真相的洞察力。
“地火在运行”--《野草》,教授引用鲁迅先生的话告诉我们什么叫洞察力。
洞察力又从何而来?
从五湖四海的乘客口中来,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来。
听的故事多了,看的知识多了,人生智慧也就厚实了,自然可以看得更深,想得更远。
好像石头开了缝,阳光穿透云层,我突然领会我和出租车师傅的差距所在。
我与其望洋兴叹,还不如想想自己在被窝里蹉跎了多少岁月,少看了多少书,少见了多少人,少体验了怎样精彩的人生。
想清楚之后不久,下课了,但我知道,改变才刚刚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