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来自于我们中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有一次,陶行知先生被邀请去武汉大学讲课,陶行知先生上台,抓着一只大公鸡,所有的人都傻了。陶老师为什么抓一只大公鸡?然后陶老师走到讲台前,把大公鸡往讲,台上一搁,从口袋里抓出了一把米,往讲台上一撒。他捏着公鸡的脖子,摁着脖子对着那个米吃吃,你吃公鸡就干着脖子不吃。然后陶行知呢把手松开,往后退两等了一会儿,然后公鸡自己走过去,嘟嘟嘟嘟嘟开始吃米了。陶行知对台下的人说,你看这就是叫教育。
这个案例,在我们看来,从苏格拉底开始,几千年来,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反复在讲的一个教育最本质的问题。教育其实是让一个人说我要做,而不是要你做。你按着那个鸡的脖子要你做要你做要你做他就不做,而你往后一退,它就开始吃了。
这么长时间里,其实真正的教育学家讲来讲去,其实讲的就这么一件事:要培养激发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有意义的教育是如何去激发一个人的自主性,让这个人说我要做。
不管是你我还是我们的老师,只要为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最后能够有的东西是良好的习惯,爱学习,遵守规则,善于交往,有很好的情商。
哪个家长不想要?但是区别有的妈妈手里在拿着是一根棍子,这个棍子也许它不是个物理的棍,也许是吼骂,是唠叨,也许呢你扮演的就是一个小闹钟,不停的在吹吹吹,但都把它比喻成这根棍子,我们想用这根棍子嘟着孩子去要这个东西。
但是当你拿起这根棍子,这个孩子的眼睛在看的是你这根棍子,而不是这个圈。这个圈就像陶行知老师手背,把你这根棍子,就是陶行知老师捏着公鸡脖子的那只手。所以你看到孩子成长的能量用来对抗这根棍子,也就攻击那个按着脖子在对抗那只手,而不是去琢磨去主动。
而有的妈妈她一直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理,只为了达到一个目的,都是为了促进这个孩子的成长,并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
所以这两个妈妈行为方式一定是完全不一样。因此一定会带来完全不同的语言方式、沟通方式和教育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