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怪癖”来说,很多家长的接纳度并不一样,甚至对于孩子能够表现出来的“怪癖”,感觉有些接纳困难。那将视线转移到成长中的孩子们身上呢?就很想将很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怪癖“来聊聊。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这4种”怪癖“,父母别傻傻扼杀了”天才“。
01、显得专注度不够,更倾向于发散性思维
有的孩子会表现出,正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当身边的小朋友都专心致志地观察着老师讲述的小动物的生长、栖息、跟着四季的变化有了哪些不一样的动向。
当小朋友都会随着老师的节奏而紧跟着,生怕拉下哪个老师所讲述的细节时,往往这个小朋友会有脱离群体、跑单帮的嫌疑。
其实,当做家长的深入了解孩子的想法、思路后,会发现孩子并非是不够上进地跟随老师的步伐,往往是在反思着老师刚刚有提到的,为何小动物的行动变化会和四季的更迭联系的如此紧密。
这里面会有着更多原因吗?更希望懂得关于四季更迭的故事,想象着更多动物的生活习性变化。这就是根据一个事情而发散出来的更多想法,孩子更希望懂得的更多。
02、在接触陌生环境和人时会高度敏感
做父母的往往更希望孩子是“自来熟”,见人都能表现得很愿意亲近。而有一类孩子则会表现出在遭遇新的环境和人的时候是高度敏感,往往对于父母更加地黏着。
其实,这样的孩子更可能是高需求的孩子,对于情感的感知能力很敏锐,更希望能够获得更高的情感回应。当自己身处陌生环境和陌生的人相处时,就会感触到情感需求不那么高的孩子未能感知的部分。
03、留有每日独处(让自己放空)的时间
现在的很多孩子的时间都被父母安排的满满的,除去正常上学的时间,其他时间也会很好地利用起来。如果孩子不听从父母的安排,或者将宝贵的时间去进行个人独处,让自己思想和身体达到放空的状态,想必做父母的也会很难以接受。
其实,哪怕是像爱因斯坦、达尔文都会在百忙之中来留有散步、轻松的时间。这些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健身。在身心得到休整的过程中,也能为接下来的工作和学习带来能量储备。
像这样的孩子独处的时间,对于记忆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都是有促进作用的。
04、太过专注一个细小的事物并非浪费时间
当今的时代是快速发展的时代,很多时候,我们更希望将专注力投入到更值得做的事情上,相对于价值反响小的事物就并不那么关系了。
可是,对于孩子来说,似乎所有事物都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不会将其分为是否价值大小。也就出现了,有的孩子会将视线投入到观察水流的速度上面,并一看就是小半天不肯离开。
其实,在很多成人看来,这个有什么可观察的,甚至就是常识性地问题,告诉你并了解了就好了。这里想要提醒各位父母的是,不要轻视孩子这样对于事物探究的举动,往往很多事情的新发现都是从质疑、好奇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