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一个人独处,可以不顾及他人,做自己想做的。”曾经,年少轻狂,多少次和别人说自己更喜欢一个人生活;文字里向往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好;无数次想着年长后一个人生活,不与世争。可还未及年长,正值桃李年华的我,却越来越害怕一个人。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害怕一个人。一直想要活的自在,想要活的肆意,不想与他人有交集。我可以独自在屋子里读书从清晨到傍晚,也可以一个人冥思一整天;我会一个人傻乎乎的笑,也会在悲伤时一个人埋头痛哭。我从不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什么不对,也从未怀疑过将来的自己。看到世俗中来来往往的人群,越大觉得一个人的清净,一个人的好处。看到因三五纷争而背道相驰的三五好友,更是不愿去与人交谈。
可随着书读的越多,独处的越久,愈发的开始不想要一个人生活。当看到一个有趣,和你共鸣的观点或是想法时,想要与一个人分享自己的感想感触时,想要同一个人争论时;我开始想要寻找到那样一个他。就像像是钟子期与伯牙、千里马与伯乐。从那时我开始害怕一个人,害怕自己的快乐无人分享,害怕自己的感触无人知晓。我想我不是害怕孤独,只是害怕找不到伯乐,无人可交谈。
在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伯牙弹琴,是因为曾有钟子期能说出他的心意;钟子期不在了,世间再无人了解他,因此伯牙不在弹琴。而没有伯乐的千里马更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多少人怀才不遇,多少人又郁郁而终。
人间一趟,自古至今,多少人在苦苦寻觅属于自己的伯乐。才华横溢的大诗人李白也因才华无人赏识“独坐敬亭山。”固然“天生我材必有用”可终究还是想要有人认可,了解自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可见,有一知己是怎样的幸福。
我开始羡慕另一种生活,一种不再是一个人的生活。开始羡慕“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的生活。虽一人居住,却也有三两好友可交谈交心。一个人时候,我依旧孤独,可此孤独再也不是以前那种孤独。
可伯乐毕竟不常有,人生在世,知己难寻。固然害怕一个人,可也不愿随波逐流在人海里。我想寻找一个如同钟子期般的人,却也不愿意将就。如若没有钟子期,那便一生一人又何妨。
(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