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苏州穹窿山景区

作者: 坚冰至_Monsol | 来源:发表于2017-02-19 01:17 被阅读280次

周六,扑案工作之余,需要放松调节下身心。思想动多了,就要调整过来让身体多动动。于是,我一个人从苏州的东边跑到挨着太湖的西边。先乘地铁,后坐公交,一路西来,总共花了两个多小时。

可能是许久不坐车,坐上公交车一会后,我感觉不太舒服,有点头晕反胃。我本来容易晕车。但想着待会就能看到乘兴而来的风景,又强迫自己打起精神。

将近12点,我抵达了穹窿山景区的入口。80元一张的门票,不算便宜,暂且进去游览一番,看这个价格值不值。入得山门,我便兴冲冲往山上走。

景区入口 小红灯笼高高挂 茶花肆意绽放,蜜蜂辛勤采蜜 山涧溪流上可爱的小木桥 已有人开始下山了 上山的路 “苏式”地面

我对苏州随处可见的这类铺设的地面,很是感兴趣。细小的砖头,或者细碎的石头,竖着立起来或铺展开,细密密地连成一块地面。初次见到这样的地面,我就想这得非多少人工才能完成啊。一块一块砖的累叠,这个工作量不可不大,更是对工人耐心的考验。

后来见得多了,在感叹这种精致之余,开始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计?其功用为何?

几番思索之后,我想我找到了一些“理由”。第一,这样的地面最大的好处是利于雨水的疏散,而避免南方多雨带来的雨水淤积;第二,这样的地面防滑效果非常好;第三,苏州是富庶之地,人们很容易满足物质生存的需求,在这样的基础上,人们对物质的品质和生活品味的要求,自然就要提到一个相应的高度。所以苏杭的生活方式是精致的,精细的园林,精美的食物,精巧的物件等等。江浙也多俊杰,这是由物质基础上升到精神的另外一个层面。

小小一个地面的处理,折射出地域、文化等等一个地区独特的性格。这也就是一滴水里折射出整个太阳。

乾隆御道前立一个“道”字碑,不知何意 上真观山门左右的墙上,有两个醒目的太极八卦图 道观大门 依山而建的上真观

我去的道观不多,印象深刻的一个是北京平谷被峨嵋兴隆观,另一个就是这个上真观。这两个道观选址上非常类似,都是依山而建,显得紧促,甚至狭促。而且选址的山头,都是俯视山下繁华俗世的所谓风水极佳的龙脉所在。兴隆观是如此,上真观也不例外。登上最高处,俯瞰眼底一派繁华的城市景象,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而我的立足点,却是在以清净无为自居的道观。远离尘嚣,又在高处,冷眼观览红尘,而且吸引着无数凡夫俗子来到道观,或祈福,或游览。这真是个奇妙的存在状态。

清修之地,修得不亚于苏州园林那般别致讲究 随处可见的‘道“ 大大的“道” 错落有致的道观建筑,紧致而不杂乱 心容天下,道在人中,或许是道观从高处俯视红尘的解释 静谧之所 随处可见的阴阳 此情此景,心生祥和 屋顶上同样精致的雕刻 好浪漫的女墙,粉红的墙身,波浪的造型,还有枝枝丫丫的树木守卫 阴阳与红灯笼 阴阳造型的路灯 一个围墙都那么个性,迷倒众生 三清殿,道教最至高无上的三个大神,但是三清阁是锁上的,不让人进 挂这么多牌匾,也是坠了 善男信女的“信物” 宁静·肃穆 朝天门,其实就是集中烧香烧纸的地方 一地散落的阴阳八卦 灯笼挂树枝 游人 乾隆在他的行宫前手植的白玉兰,已经255岁,可见希望活成一棵树的人,是多么渴望长生 有点喜庆热闹的氛围了 把植物修剪成这样,这本就不自然啊 层层叠叠的房子 简直可以当做一个宗教楼盘开发区 无处不在的阴阳 朱买臣读书台,钻石恒久远,精神永流传 《孙子兵法》的诞生地,开了眼了 孙武隐居于此,写出了至今无人超越的《孙子兵法》

因为下午时间不多,孙武苑没来得及仔细参观。里面还有好多东西值得好好观览。匆匆走过,当时突发奇想。这个地方是在苏州的正西边,也是吴中最高的山峰了,海拔好像三四百米。再往西就是太湖岸边。太湖的形状很有意思,东岸锯齿状,西岸像个平滑的圆环,而从整体上看,就像一张拉开的弓,弓弦就在东岸穹窿山这一侧,弓箭对准的就是西面了。这是第一。第二,水主智,孙武显然是具有非常睿智的人。这两点结合起来,就可以从风水上粗略地解释孙武为什么在这个地方撰写出了伟大的军事著作。几千年前,孙武隐居于此,拉开了象征军事的太湖之功,吸纳太湖之水的智慧,转变成他的军事思想,并永远泽被后世。

穹窿山的竹海震撼到我了,漫步在这样幽深的竹林道上,与心爱的人有说不完的话 夕阳西下,浮生一日又了,如何是好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我最爱这毫不起眼的旺盛的生命力 长在绝少人驻足瞩目的路旁,蓬蓬勃勃,不争艳,只向上 回家的路,撒满夕阳

穹窿山,乘兴而来,满载而归,意犹未尽。

吴越胜地,历史醇厚浓烈得像自家酿制的老酒,闻一下欲罢不能,喝一口从喉咙滋冽到肠胃,直沁心脾。

最好的风景,从来在路上

从心出发

风雨兼程,不畏险途

哪怕踽踽独行

好奇,欣赏,和喜

终能,到达那里

相关文章

  • 游苏州穹窿山景区

    周六,扑案工作之余,需要放松调节下身心。思想动多了,就要调整过来让身体多动动。于是,我一个人从苏州的东边跑到挨着太...

  • 游苏州穹窿山记

    登穹窿山记 天静山高远,风和草木肥 欲抛凡尘事,登高眼界宽 孙子清幽处,谋略于苍穹 万代纷争事,皆归寂寞中 201...

  • 苏州穹窿山

    昔寓吴门,与陆师宏成,春秋兴发,漫游域中名胜,饱览山水,步履所经,实有常人未到处,随意赋诗,多不合律,今稍事涂改,...

  • 探访穹窿山摩崖石刻,揭秘真实的民国风范

    文图/应志刚 如果说穹窿山是苏州的骨架,太湖是苏州的血脉,那么文化就是苏州的灵魂与神韵。 太湖之滨的穹窿山,“小隆...

  • 游穹窿山

    秋色阑珊日,来从姑苏游。 太湖落日圆,穹窿翠峰秀。 长桥卧碧波,轻风送晚舟。 古剎钟声远,闲云独去悠。 注:穹窿山...

  • 穹窿山记

    周末,转公交,上穹窿。 穹窿山,军事巨作《孙子兵法》的诞生地。穹窿山有苏州地区四大之誉,一即主峰341.7米素有“...

  • 穹窿山掠影

    穹窿山位于苏州西郊,光福镇旁边吴中区西北部,主峰箬帽峰海拔341.7米,为太湖东岸群山之冠,苏州市最高峰。 穹窿山...

  • 秋色渐上穹隆,入山林喝茶去

    文图/应志刚 穹窿山是苏州人的山。老苏州人,踏青、赏秋、登高、看雪,都要走一趟穹窿山。 登山,不会一口气爬到山顶,...

  • 穹窿山游记

    辛丑深秋,吾同一司之友游于姑苏穹窿山。 穹窿山地处姑苏之西,因其形四周隆起,中间下垂,形似穹窿故名穹窿山。为太湖东...

  • 再上穹窿山

    苏州的穹窿山名气似乎并不大,但听了穹窿山的介绍,你定会肃然起敬。穹窿山是《孙子兵法》的诞生地,乾隆曾经六次登临祈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游苏州穹窿山景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ud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