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看世界的第一眼,是黑白的。
婴儿成长到三个月左右的时候,看到的世界才开始变得有颜色。而捕捉到的第一抹色彩,是红色。
作为三原色之一,人类对红色一直潜意识地或有意识地“崇拜”和“追逐”,可能比你想象的更深远。
史前艺术
红色作为最古老的色彩,早在四万多年以前,旧石器时代的“艺术家”们,就已经开始运用红色,进行洞穴壁画的创作。
从非洲到欧洲再到亚洲,世界各地发现的洞穴壁画中,红色都作为主要颜色大放异彩。
权利、财富与繁荣
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代表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中的火,象征着吉祥与兴旺。
在古代,颜色有极为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黄袍、朱门、乌纱、青衫等有关颜色字眼的背后,体现的是阶级、权利与财富。
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普通老百姓是没资格使用红色的,只有皇家或贵族阶层才可以使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14385/ff92888cf3237326.png)
时尚潮流
古罗马人青睐用绚丽的亮色做墙壁装饰,但追求美丽的代价是高昂的。
当时使用的鲜红色颜料来自矿物质——朱砂,罗马时代朱砂是非常名贵的,这种含贡量非常高的剧毒物质,主要从西班牙南部的矿山中开采而来以供罗马人消费。
而负责开采的矿工不是奴隶就是囚犯,下矿的那一刻他们就等于被判了死刑。
16世纪,有一种“红”被引进到欧洲,并迅速成为时尚宠儿。
当哥伦布率领西班牙人到达墨西哥时,发现当地的纺织品可以染成鲜艳的红色。而当时的欧洲,用于制造红色的染料主要是茜草,染出的红色会稍微偏棕。
墨西哥人能够染出鲜红色的秘密,在于一种长在仙人掌上的小虫子——“胭脂虫”。后来胭脂虫被带到西班牙,很快成为热销品并在整个欧洲流行开来。
直到今天,胭脂虫仍作为天然色素,被用于食品、布料、化妆品等领域。
红敛葬
人类不仅在活着的时候对红色“情有独钟”,死后对红色的“依赖”仍未停止。
中外考古学家发掘的许多古墓中,发现一种现象,墓中尸骨被红色粉末包裹或覆盖,或是在棺底铺有红色物质。这其实是一种古代的敛葬习俗,称为“红敛葬”。
红敛葬的起源和成因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是红色可以驱邪避凶,阻挡邪恶的灵魂。
还有的说是因为红色是血液的颜色,血液的流失导致死亡,因此古人认为人的灵魂就存在于血液中,只要用永不退色的“红”包裹住肉身,人的灵魂就可以永不腐朽。
远古时代,敛葬用的红色粉末最常使用的是赭石(一种氧化类矿物赤铁矿,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粉末,因为赭石矿分布广泛,容易获取。早期的洞穴壁画,红色部分基本也是用赭石为颜料绘制而成。
后来挖掘的一些古墓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另外一种红色物质——朱砂,因为朱砂矿较为稀少而更加珍贵,能够“朱砂葬”的人一般都非富即贵。
爱、忠诚与好运
红色是血液的颜色,亦是心脏的颜色。长久以来,在众多国家的文化中都象征着爱与忠诚,像中国的传统婚礼,红色一直作为主色调延续至今。
人们也一直钟爱佩戴红色饰品祈求得到爱和好运。
除了爱、热情、繁荣、幸运、吉祥和权利等,红色也象征着勇气、欲望、愤怒、革命与战争,它背后的故事一纸难言尽。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
微信公众号:takuse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