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读书
《孟子》(十三)尽心上篇2——人不可以无耻③:核心知识点、应用延

《孟子》(十三)尽心上篇2——人不可以无耻③:核心知识点、应用延

作者: 知非非非 | 来源:发表于2024-01-22 11:57 被阅读0次

核心知识点

什么是大众?什么是小众?

孟子早就给出了他对“大众”的定义:“行之而不著焉”——每天忙忙碌碌却不知道为何而忙;“习矣而不察焉”——接受了某种观念却从未洞悉为何这么定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终身按某种方式生活却不知习惯是如何养成的。

这样的人就是大众,不知,也不智。很多人已身处高位或生活富足无忧,从数量上来说,是人群中的“少数”。但他们很可能只是运气够好,并不知此生是为了什么目的来,要去往何方,从思想上来说,仍是“大众”。

相反,假如一个人能够做到“著”“察”“知其道”,行事、决断都是出自本心,那即便他也只是每日上班、下班、照顾家人,行为从无出格之处,和你我常见到的“大众”无异。但他是一个“小众”的人——他知道自己为什么活,也知道怎么活得更好。

应用延伸

感到快乐的时候,接受并延展快乐

《中庸》里讲:“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万物不会自欺,夏天不会下雪,雨天不会干旱。

但人会自欺。

明明想做个乐队主唱,偏要说歌手都过于浪漫,还是做会计稳定;明明想离开父母庇护,却要说赡养双老是为人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勉强自己回家乡,过上不甘心的日子。

“我不能”“我不行”“我好希望”......这些心里的委屈、遗憾,都是你对自己不诚实造成的。假如音乐能让你快乐,那就每天都唱上一首歌;假如在异乡更自在,就接受故乡难回,把异乡变成下一个家乡。

对自己诚实很难,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庸庸碌碌沦为“大众”;但其实也没那么难,就是感到快乐的时候,接受快乐;感到孤独时,揣摩孤独。见到悲剧,心里难受;碰上喜事,拍手叫好。

将这些真实一点点存下来,你就一点点地接近“诚”,接近自然真理,接近于仁。

相关文章

  • 《孟子·尽心上》06:无耻之耻

    《孟子·尽心上》06:无耻之耻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说:人不能以没有耻辱感为依凭和骄...

  • 为人处世应具有惭愧心

    《孟子》原文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

  • 每天读《孟子》之九六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 #华与华书房#华杉注四书《孟子》【177】

    要厚黑学,还是要羞耻心,都是自己选择。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人不可以没有羞耻心,如果能...

  • 《海说孟子》修订版78:要有羞耻之心

    国学商用 王道经营 作者:代海涛 尽心篇: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世上最难琢磨的是人心...

  • “无耻之徒”的节操底线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 羞耻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羞耻的底线是他能达到的境界的保障线。 比如...

  • 孟子十三尽心上

    13·1 孟子曰:“尽其心者①,知其性也②。知其性,则知天矣③。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④。夭寿不贰⑤,修身以俟...

  • 古文①

    1.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四十一节 》 2....

  •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二十四节 并译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二十四节 作者:周.孟子 译析:石宏博 孟子曰:“孔子登...

  • 「浅析系列」《孟子》(尽心上)②(短文)

    「浅析系列」《孟子》(尽心上)②(短文) 六、 原文:略。 译文: 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羞耻,是真正的羞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十三)尽心上篇2——人不可以无耻③:核心知识点、应用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xc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