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的家长来说,吼叫孩子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就像早晨起来先要刷牙一样,不需要思考要不要这么做,只是按照已经习惯的方式做出反应。
当家长想要孩子们听话时,就会大声吼叫,这似乎很自然。孩子们也已经习惯了只有当家长提高声调他们才肯听,孩子们的这种回应在某种程度上又促使家长的吼叫升级,这就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但是吼叫的习惯对家长和孩子都没有好处。
那么如何打破这种习惯呢?我们首先就要找到自己在哪些情况下最容易吼叫。最常见的吼叫场景有以下几种:
一、同时处理多项任务时。
当妈妈们需要同时解决很多个问题的时候,注意力通常会放在其他的工作而不是在孩子身上,这种状态下妈妈们最容易发怒。比如有一位妈妈接孩子回家路上为了节省时间,打算给孩子放有声书让他自己听,自己一边开车一边用耳机和同事沟通,觉得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可聊着工作还要注意路面情况让她觉得有些忙乱。这个时候,孩子要求把有声书的声音调大一些,这个本来很正当的理由却促使了妈妈的焦虑转为愤怒,引发了妈妈的吼叫,妈妈冲孩子嚷到:“你难道没看见我在打电话吗,你就不能安静一些做自己的事吗?”
当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就尽可能的全心陪伴孩子,也可以和孩子事先约定,妈妈陪你多长时间后去工作,但在陪着孩子的时间里就不要再去想其他的问题。当妈妈们不再一心多用的时候,就能够避免很多吼叫的发生。
二、觉得自己孤立无援时。
很多妈妈们经常会觉得自己孤立无援,得不到支持。她们有些搬离了自己原来的家庭,独立养育孩子,没有祖父母的帮忙;有的是和祖父母住在一起,但养育观念极其不一致,甚至经常会为教养方式产生矛盾。
有的家庭里,配偶在育儿过程中,只是袖手旁观的状态,不闻不问。面对这样的状况,再加上自己还要工作或者有一大堆的家务要做,妈妈们就很容易变得焦虑、易怒。
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妈妈们除了主动加强和家人、配偶的沟通,还可以加入一些课程学习小组或是互助小组,和有类似经历的家长们进行交流,调节自己的情绪。
三、睡眠不足时。
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精疲力尽,白天工作忙碌一天,晚上回家还要忙孩子,好不容易等孩子睡了,自己还要刷手机、看电视、玩游戏直到深夜。这样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烦躁、难以控制情绪。美国心理学会的研究报告称,妈妈的睡眠质量是情绪、压力和疲惫的重要预警信号。
尽管多睡一会不容易,但尽量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质量,不让自己处在疲惫不堪的状态下,的确是戒除吼叫的一个有效解决办法。
四、觉得没有自己的时间时。
“我照顾所有人,除了我自己。”这是我们经常会听到妈妈们抱怨的一句话。很多妈妈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孩子和家庭,甚至没有给自己留出和闺蜜一起吃顿饭的时间,表面上看这是为了孩子和家庭好,但其实当家长耗光了能量却没有时间给自己充电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发脾气的时候,这种情况下就算陪在孩子身边,也是质量极低的。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保证自己有一个好的状态,才能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更有耐心。我们陪伴孩子的时间越多,吼叫孩子的次数越少,孩子们的状态才会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