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成长
幸福晨读:物质有价,精神无价!

幸福晨读:物质有价,精神无价!

作者: 97b3ffd05784 | 来源:发表于2018-07-18 07:58 被阅读42次
    幸福晨读:物质有价,精神无价!

    最近看到一本旧书,是1991年一位日本社会学家叫千石保写的,叫《“认真”的崩溃》。快30年前的书了,又是写日本的,对我们中国人能有什么启发呢?这本书讲清楚了一个我们平时不太注意的社会演化趋势。

    说到日本人,虽然大家各有评价和意见,但对日本人的认真、刻苦的精神,大家应该还是公认的,问题恰恰在这儿。

    《认真的崩溃》这本书说,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在战后经济繁荣中成长起来的这批“新日本人”,价值观、生活观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大的变化是,他们不那么认真了。

    可想而知,这本书刚出版的时候,很多日本人是不以为然的,认为作者是在夸大事实、危言耸听。可是,正在这本书出版之后,从199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停滞。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新一代日本人的在认真方面的表现远不如老一代日本人,也是明显的事实。这个时候,大家才不得不承认作者的先见之明,这本书因此成为日本社会学的名著。

    当然,这本书的洞察远不止是这么简单。请注意,它是一本社会学著作,不是一般的社会批判文章,仅仅是愤怒地骂这一代年轻人不如我们那一代人认真,这几乎是所有社会所有时间都在发生的事。如果仅止于此,那这本书的价值就没有那么大了。

    回到问题本身:日本年轻一代,不如老一代做事认真,如果这是事实,为什么?

    表面上的理由想都想得到了,就是经济繁荣了嘛,大家安于享受了不愿吃苦了嘛,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嘛,不这么简单。这牵涉到两种社会形态的变化。

    二战之后,日本从一片废墟上开始发展。要想崛起,其他手段比如军事、政治是没法用了,唯一的出路就是搞经济。这个时期的日本,是个地地道道的生产型社会。全社会的人为了创造更多的财富而拼命努力。到了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德国,仅次于美国,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日本从一个生产型社会转变成了消费型社会。

    这个转变表面上看全是好事,家电普及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发达了,人们开始追求更丰富的生活内涵。概括来说就是,这是从“物质”向“生活”的转变。用当时一句流行的广告词来说就是:“从猛烈到漂亮”的转变。“猛烈”指拼命工作,“漂亮”则是指生活潇洒。

    这有什么不好呢?发展经济不就是为了这个吗?但是当时发生了一件事:社会的总体目标模糊了。

    生产型社会和消费型社会最大的不同在于,生产型社会是一个有目标的社会。社会的上上下下都有自己的明确目标。对于日本这个国家来说,目标就是赶超西方先进国家。对于各个城市来说,目标是建设和发展。对于各个企业来说,目标是造出好产品,占领全世界。对于个人来说,目标是多挣钱,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目标是啥?目标是协调分工协作、统一人类行动的最好的工具。不管你什么性格,什么观点,只要咱俩目标一致,总能找出合作的方法。

    还记得有一次,吉利的老板李书福跟我讲,他收购了欧洲的一家企业。企业的工会刚开始对他这个新老板很警惕。他就跑到欧洲去给这些工人开会。他张嘴就问,你们喜不喜欢挣钱啊?大家说,对啊,就是要挣钱啊,要不干嘛打工啊。李书福说,那你们紧张啥,我也是要挣钱,你们也是要挣钱,大家目标一致,总能找到合作的空间嘛。工会的敌意马上就放下了不少。

    你看,共同的目标是合作的前提。而合作是繁荣的基础。

    当人们为了一个目标去努力时,就必须仔细评估手段是否合理、效率高低、是否有助于目标的实现。如果手段和目标相违背,或者有其他更好的手段,现有的做法就必须改变。

    我们在公司里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上级批评下级,纠正他的错误做法或态度;下级向上级提出“合理化建议”;公司有各种规矩,员工必须遵守;公司会议上,大家会为了某个工作问题激烈地争吵……所有这些,一言以蔽之,因为有目标,所以不得不认真。为了达到既定目标,必须“认真”,必须较真,绝不能马马虎虎,随便凑合。

    但是消费型社会就大不一样了。

    消费的时候,是一个个性张扬的过程。我喜欢吃米饭,你喜欢吃面条,我喜欢去旅游,你喜欢去健身,无对无错,你高兴就好。这时候再来看“认真”这个词,你大不了跟自己认真,你没法跟别人认真。日本民族性格中,不管有多少认真的因素,这些因素在组合社会化协作过程中的作用,就降低了。

    用社会学的理论术语来说,这个时候,绝对主义被相对主义取代。绝对主义的意思是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之分,错误应该服从正确。相对主义的意思则是,人们的分歧和不同并无对错之分,各有各的道理,这么做也行,那么做也行,不必认真。

    刻苦艰辛的工作,过去在日本被认为是奋斗所必需的代价,现在则被认为是丧失自我。新一代的日本人主张,在生活中要寻找自我的价值,要珍惜自己。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感受到快乐。工作不应该是忍耐、艰苦的事情。为了追求工作过程的快乐,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频繁跳槽,长年打短工,稍不如意就更换工作。

    在学校和家庭中,也主张尊重年轻人的个性和选择,老师和父母不应该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强求学生和孩子。因为老师和父母不一定就正确——相对主义嘛。在日本的年轻人那里几乎看不到“青春叛逆期”了。之所以青春期会叛逆,原因是老师、父母用种种规矩约束、管教年轻人。如果老师、父母放弃了管教,那还叛逆什么呢?

    即使人和人、朋友之间,也避免争论和深入的对话,彼此保持距离。个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尽量不让其他人知道,人人都有自己与他人隔绝的独立空间。过去我们熟悉的朋友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目标而产生的苦恼、思索、互相商量、互相辩论、互相鼓励等等,都越来越少,为了“互相尊重”。实际上,这是人们之间普遍的冷漠和互不关心。

    从这个角度其实也可以解释日本过去20多年的经济衰退。一个社会不管积攒了多少财富,一旦最底层的协作机制出了问题,经济下滑都是迟早的事。

    今天说这个话题,是因为我们中国也到达了日本当年类似的发展阶段,消费社会的到来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了。那我们中国会不会重蹈日本当年的覆辙呢?好在我们还有时间,去寻找解决方案。

    这个问题我相对比较乐观。这就是中国这种历史悠久的大国的优势了。设立目标、把人凝聚起来的文化资源相对丰富。

    总之,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底层原因,是一种全民的目标感。国家有国家的目标,企业有企业的目标,个人有个人的目标。这些目标越集中,越能协同,一个国家才能越不缺乏前进的动能。

    好,这个话题就聊到这里。

    感恩您给我服务的机会。感恩您的布施!感谢您与我共享美好的生活品质,吉祥如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幸福晨读:物质有价,精神无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rbn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