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机会成本
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做出改变。
这符合人性的规律,追求他们自己认为的稳定和安全感。
除了不愿意面对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改变给自己带来的不适和痛苦以外,不愿意改变还有很多更现实的原因。
比如下述的原因:
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他们拥有稳定的世界观、拥有稳定的工作,他们有着不错的收入,有着上升的职场空间。
他们不愿意改变现有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因为他们已经比大部分人都富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还有一部分人则是拥有大学或更高的学历的专业人员,他们有着一门比较普通但实用的技术(在他们自己看来,这个技术是很独特也是很有价值的),并靠这门技术生活了数年或数十年,他们不舍得、也不愿意放弃和改变。
否则,他们会认为:过去的投入和付出(包括受过的高等教育)是白费或浪费了。
表面上看起来,这些都是合理的。
但是,我们要考虑的远不止这么简单。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一点,那就是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无论是中产阶级还是高级知识分子,我们这里设定的最终的目的都是:
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
也就是,我们做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
看如何才能获得更多的财富,而不是其它内容。
如果我们放弃继续使用我们拥有的技术能力,能够获得更多的财富,那就不会存在过去的付出都是白费一说;
反过来说,如果你继续选择不白费过去的投入,继续维持在原领域耕耘,就不会获得改变后所带来的更多的财富。
因此从获得财富的结果来说,我们应该做出获得更多财富的选择,而不是不浪费过去付出的选择。
也就是说:
决策的依据是:有利于目的的实现,而不是是否会浪费过去的付出。
在排他性的选择中,当我们做了任何一种确定的选择之后,就会失去其它选择的机会,也就会失去其它选择所带来的可能的收益。
这就是我们做这种选择的机会成本。
我们做这种选择被证明是正确的判别依据是:我们未来获得收益大于我们做这种选择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况:
就是我们做一个新的选择,意味着需要放弃已经产生价值的内容,比如前面提到的放弃使用过去的技术挣钱;
很显然,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难以选择其他不的同选项,即使它的未来的收益看起来可能会更大。
原因是,此时我们除了会产生机会成本(失去对未来的稳定收益的获得),还存在另一个与机会成本无关的成本:沉没成本。
当我们选择不同的选项时,我们放弃掉的已经付出努力的内容,就是所谓的沉没成本,即我们选择其他事业需要付出的沉没成本。
当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叠加时,就决定了我们就很难做出改变。
典型的情况就是前面提到的高学历的技术人员,选择转型去做管理或创业,就会很艰难。
因为这种情况,他们就会受到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思维的阻碍。
但如前所述,我们做决策唯一的依据是:是否有利于目的的实现。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更理性、更科学地去做出选择。
二、在机会成本面前,如何做出正确决策
那如何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呢?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
我们要认清“沉没成本”仅仅只是一项干扰,没有实质的意义。
之所以说它是一种干扰,是因为,沉没成本对我们来说,是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损失的。
也就是说:
无论我们如何选择,沉没成本都是已经切实产生的,无法挽回。
并不会因为你继续选择走老路,就会在你的收益表上增加这一项额外的收入。
也不会因为你选择了其它选项,就会在你的收益表上减去这一项支出。
无论我们新的选择在未来是否有更大的收益,他只跟机会成本有关系,跟沉没成本毫无关系。
所以,沉没成本实际上只是一种心理效应(感觉上浪费了),并不是实际存在的损失,至少跟未来的收益毫无关系。
从心理上来说,我们也要放弃我们的拥有偏见或者较损失厌恶,所谓的得到了再失去比得不到更让人难以接受。
虽然这是正常的心理感受,但我们要下意识地避免被它“欺骗”。
研究表明,损失带来的负效应为同量收益的正效应的2.5倍。
因此,我们会产生“失去”抵销“收益”的错觉,从而不自觉地选择继续原来的模式,或者选择原来所拥有的。
但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仅仅是一种心理效应,就是人们心理上不太愿意去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我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关于放弃过去的积累问题,除了上面提到的看目标,减少心理干扰外,还有一点要考虑:
我们所拥有的技术技能无论我们是否继续使用,它实际上还是会存在的,并不会真正消失,也就是并不会真正变成“沉没成本”。
如果因为不继续使用,我们习得的技能就会失去,那么说明该项技能我们并没有掌握透彻,放弃也罢,并不会损失太多。
其次,要做出正确的决策,长远考虑非常必要。
对于放弃过去的技能,而做出新的选择来说,如果考虑的时间足够远的话,我们就更容易克服短期得失带来的障碍和干扰。
我们需要更长远的思考,也就是综合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来统筹考虑我们的收益,长期的综合效益高低才是我们做选择的依据。
这里所谓的更长远的时间段,根据年龄的不同略有不同,通常年龄较大时,时间段会更短,比如35岁左右,至少应该考虑10年内的综合效益,最低也需要考虑5年。
因为我们对一项新的技能或新的能力的应用至少3年以上才能基本稳定,因此,如果考虑的时间段太短,不利于提升我们的长期效益。
第三,做决策时,需要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
比如,我们的执念“我不能放弃使用我拥有的技能,否则就太浪费了”,这只是思考的一个起点,并不能就此下结论和判断。
接下来,我们应该继续深入思考。
放弃了又会损失啥,浪费了又如何?对我们未来的收益是否是决定性的因素?
反过来想,如果我们不放弃,我们未来的发展又有多少可能性?
是否能实现我们的长期财富目标?
如果新的选择失败了,是否还能回到之前的领域?
也就是说,是否能将我们目前拥有的技能和本领作为保底内容?
有了这项保底技能,我们是否能够更加放心大胆地去尝试其他新的可能性?
如果我们能够如此这般的深入、全面、系统的思考,相信决策会更理性,更有效。
最后,关于决策,我们不要过于在意“机会成本”。
因为我们做任何选择都存在机会成本,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所以,并不存在基于机会成本的最好的选择。
而且,机会成本本身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损失,并不会损失我们现有的财富,最多只是弃用一些技能,或者叫闲置一些潜在资本而已。
我们在资源变现的时候,应该综合分析我们的潜在资源成色,进行优中选优,选择变现价值高的、潜力好的、可增长的潜在资源作为我们的首选变现资源。
而所谓的优选资源,本身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我们并不应该拘泥于某些原则或一成不变。
综上所述,我们的决策应该聚焦于:
未来的长期收益是否最大化。
最后,我们还需要面对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
改变是必须的。
我们现在获得的结果是由过去的行为而造成的。
如果不改变行为,那未来获得的结果就不会有差异。
至少我们的财富增长速度(假设我们的财富在增长的话),我们自身成长的速度就会有变化。
我们永远不要期待,我们没有做任何的改变,结果就会自动变化,这无异于是天荒夜谈。
而如果我们不改变前进的速度,就势必会被后来者不断地超越。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
不断地通过改变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来获取更快的前进速度。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说,我们敢于冒险的程度,或者说敢于放弃的决心程度,就决定了我们有多大的可能性去改变,也就决定了我们有多大可能性去创造比我们现在更大的成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