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要去藏区旅游,可以先阅读一下这本书。比如说,藏族为什么是一妻多夫制?为什么家庭会以孩子出家为荣?喇嘛在寺院里的终身修行是自给自足还是靠家庭供养?通过阅读作者江觉迟的《酥油》,这些问题你会从中一一得到答案。
江觉迟,女,70后,安徽人,从2005年至今一直从事草原孤儿工作。她把在藏区的经历和25个孤儿的故事写进这本书,一方面自己想出一本书,另一方面是完成父亲的遗愿。而她的最终目的则是希望能寻找出下一个点亮酥油灯的人。
在热爱旅行的人眼中,西藏有雪山,雪泉,草甸,高山和湖泊;而作者纪实的西藏则是这样的:帐篷中到处飞着黑压压的苍蝇,人与畜同睡,畜比人尊贵,抓过牛粪的手毫无顾虑的给你端上一碗酥油茶……高原美景与艰苦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既向往又踌躇。
一、藏族以出家为荣
在藏族家庭中,一般有二个儿子以上的,便会送一个人去出家。关于为什么要出家?这里有三方面原因:
1、藏族人民全民信教,出家的孩子可以为家人诵经祈福。2、家庭生活贫困,待在寺庙里相对比家里生活条件好。但是,出家的孩子终身又由家庭所供养。所以家里的情况并不会因为少一个人而有所好转。3、喇嘛的地位比较高,受人敬重,他们不但学习经文,很多寺庙还开有其他专业课程,所以喇嘛一般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熟通经文很有学识。
因此,藏族很多年轻人愿意出家,并以出家为荣。男的称为“扎巴”(和尚),女的称为“觉姆”(尼姑)。
二、兄弟共妻制
关于一妻多夫制有两种不同形式:
1、同胞共妻制。若干兄弟共有一妻,长兄娶妻,弟享夫权, 生子都属于长兄,兄死后,其财产、地位及妻子都传给次弟。
2、非同胞共妻制。指一个地方上几个男子共有一妻,由该女轮流到他们的住所同宿若干时日,若生小孩,则按某种仪式来确定其父,也有女子留居母家,其丈夫分别往女家留宿,暂享夫权。 在这一制度下,凡初生之子,定为年长的丈夫之子, 依次类推。
而藏区的一妻多夫制大多数是兄弟共妻。以大阿哥的成婚年龄为准,娶回来的老婆归兄弟共同所有。西藏的一妻多夫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目的是保护大家庭的稳固和财产不分散。
他们认为在一夫一妻的婚姻模式下,几个男丁分家后会造成家中财产的分割,减弱大家庭的力量。而且也会使家中劳动力缺乏,影响家庭财富的聚集。所以时至今日,藏族某些地区仍然保留着此传统。
在某一期的非诚勿扰节目中,其中有一位来自藏族的女嘉宾拉姆,她说在家庭中他们只认自己的母亲,不分父亲是谁,都叫作阿爸。
多夫家庭的夫妻关系也很有特点。在昌都,对多夫家庭的妻子,社会上有一种普遍的评价标准,如果能搞好几兄弟的团结又孝顺父母,一家和睦相处,则认为很贤惠,受到舆论的称赞。反之,如果弟兄婚后闹着要分家,则说妻子偏心,会受到舆论的指责。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大家都知晓。
在一妻多夫的制度下,每个丈夫的责任也不同。比如说,书中的一个草原女主人巴桑,四十岁,但每日经风刀子的蹂躏和毒太阳的暴晒她怎样看上去也是跨过五十的女人。她的三个丈夫分工,大丈夫在白玛雪山背面的农区种地,收获的青稞正好供应牧区口粮。二丈夫下草原经商,把农区多出的青稞和牧区多出的酥油卖出去,再换回农牧两区必要的生活用品。小丈夫尼玛留在草原上和巴桑女人放牧。他们生有五个共同的孩子。
小丈夫尼玛不过25岁,可他的妻子已经四十多。一个女人嫁给一家若干个弟兄,以大阿哥年龄为限,最小的男人在年龄上与妻子总有着或多或少的差距。
这就导致年轻的小丈夫看不上已经中年的大老婆,除了传宗接代或者说是性的需要,他从来不在外面与她一块儿同进同出,能离多远就离多远。
最终尼玛和另一个叫洛布的姑娘跑了。这可急坏了尼玛的老阿妈。老人以为是儿子和媳妇之间闹矛盾,跑掉了,弄的巴桑很是害怕,一个家庭成员的离散,婆婆会认为是媳妇没有把家操持好。可草场上能有什么可吵的呢。娃娃是女人带的,牦牛是女人放的,鲜奶是女人挤的,酥油是女人打的,奶渣子是女人晒的,奶茶是女人烧的。男人只是看看场子,喝喝酒,串串帐篷,想想天外之事而已。
年轻人之所以选择私奔,是因为草原上有着不成文的规矩,青年人恋爱遭到家庭干涉时,如果恋人之间真心相爱,可以选择私奔,造成一个长久的事实婚姻,再带回来,家人便也息事宁人。
但私奔的最终结果,两人还是依旧会回到草原上。因为没有吃的,没有牛马等财产他们走不了多远,而今后的生活仍是继续放牧种青稞。
三、草原上的孤儿
草原上孤儿的主要来源是父母不在的,幼女被骗怀孕的,私奔的和生孩子生的比较多养不起的,也有一部分是出家喇嘛的私生子女。
在草原上青年男女情投意合又门当户对,偷尝禁果的女子即会趁着孕期与男方组合家庭,结婚生子。但如果双方感情不深,或者遭遇家庭强烈反对,那只能分手。可是娃娃在女人肚子里,怎么办,不杀生,也不能多堕胎,就只能生下来。生出娃娃,一个女人家的,生活有难处吧,帐篷里就钻进了好心帮忙做活的另外男人,活做完走了,女人的子宫里又留下一个娃娃胚子。
按照佛的旨意,草原全民信教,不能杀生,只能生下来,所以就多出了很多私生子,私生子越多,生活也越来越贫困。
草原上的孤儿工作前期非常困难,主要原因是藏族大人以及孩子没有学习观念,要么不配合把孤儿交出来(藏在家里能做活),要么是孩子不知道学习是个什么东西。
比如说老师规定,不准玩泥巴,不准坐地上。可习惯了屁股漏风随处大小便的孩子们,不愿被老师画圈画点上厕所,有一天竟有一个小娃娃带着一群孩子偷跑了。跑能跑到哪里呢?孤儿大多数没有家,其中一个有阿妈的也是因家里穷才送他出来的。当老师追上他们问他们为什么要跑?当地的孩子说:学知识太没意思了,地上不能坐,大便也不能拉,还要天天背书学习…
扭转孩子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尤属孤儿工作的重中之重。孩子是中国的未来,偏远地区的孩子也一样是中国的未来。有些人愿意去偏远的地区支教,坚守人民教师的岗位,这种行动与精神让无数人记住了他。
书中描写梅朵和月光的爱情故事是个悲剧,江觉迟的藏名叫梅朵,是花儿的意思。月光是多农喇嘛指定帮助梅朵寻找草原上孤儿的助手,他们一起经历了种种磨难,共同经营着朝不保夕的学校。后来梅朵因吐血回内地治病,和月光相约两年后回草原,在去买火车票的当天,因一场车祸导致梅朵昏迷六个月,月光等而无望最终选择出家。
在梅朵真正返回草原赴约,对着穿着绛红色僧袍的月光说,我们去那道河谷建一所小房子吧,那里有我们的学校,也有我们的家。月光说,那还不如盖一座寺庙而结尾。两年的分离能产生的差距太多,故事的阴差阳错写的不符合现实,所以说酥油是一本小说。小说是虚构的,不真实的,这位叫月光的康巴汉子却成为了作者心中的那道白月光。
书中搜集孤儿的信息和经历的磨难为真,梅朵与月光的爱情故事更像是一种调和剂,前期二人共同努力搜集孤儿,后期孤儿因学校没有资金援助而分散,寓意着真实孤儿的境遇仍然困难重重。虽然酥油是一本小说,但对于我们了解藏区的生活,风景,习俗,信仰等方面很有借鉴意义。至于书中的爱情故事,就当作是一场电影来看吧。
电影是美好的,虚幻的,也是不真实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