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精进学思行 精进学思行 今天
最近疫情又有抬头的迹象,我们在和病毒的对抗中,并没有显示出压倒性的优势,即使现在,我们也很难预料后面会如何发展,但是我们可以确定,我们和病毒的战争会一直延续。
人类科技这么发达,能上天潜海,造出芯片这么复杂的东西, 为什么和病毒的战争会这么艰难,甚至有点手足无措?我理解,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前者解决的是”复杂"问题,后者解决的是“错综复杂”问题。
对于复杂问题,我们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和方法,而对于错综复杂问题,好的解决方法我们还在探索中,而我最近读到了一本书——《赋能》,是这种探索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这本书的书的作者是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他是美军四星上将,2003~2008年担任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他曾多次参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特种作战,其麾下部队曾经活捉萨达姆,并协助推翻塔利班政权,他最大的功绩是2006年对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实施空袭,打死其头目扎卡维。
《赋能》这本书可以看成是作者对打造美军特种部队的思维,引入到了团队管理和组织变革中,对个人应对不确定的未来也很有启发。
我理解本书想要回答的一个核心的问题是:如何通过给团队及个体赋能,从而应对错综复杂的问题?我将其总结为4个方面:
切换思维、调整结构、共享信息、赋能个体,本文重点介绍前两个方面。
1 复杂问题 VS 错综复杂问题
前面我提到了两种不同的问题类型,复杂问题和错综复杂问题,但是我没有解释两者的不同,虽然只是多了两个字,但却是我们理解作者这套方法及其适用性的切入点。这两者有什么不同?
复杂的事物或许有多个部分,但这些部分通常以比较简单的方式彼此连接、彼此相依,最典型的就是汽车,它由成千上万个零件构成,一想就觉得头大,但是我们终究是可以通过层层拆解,将其变为许多有内在联系的部件,而且我们可以比较准确的预测它组装完成后的特性。
错综复杂,也是由多个不同要素构成,而这些要素相互联系,彼此互动,并且这种互动又是不断变化的,最后导致事物变化莫测,很难准确预测,最典型的如我们所熟知的”蝴蝶效应”,以及我们现在所经历的病毒的传播,甚至包括自然的生态系统,以及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
对于复杂事物和问题,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应对方法,核心思维“还原论”,就是将事物不断分解,然后分而治之,并通过优化各个部分来实现整体的优化,最经典的莫过于福特和泰勒,他们通过对流程的拆解和量化,创造了工业效率的奇迹。
这种思路非常有效,即使在我们当下很多场景也很实用,比如我们需要做一个产品,也是需要将其进行分解,然后设计各个部件,再组装完成整体;完成一个复杂的任务,也需要将其拆解为各个小的任务,各个击破。
本书的作者开始也是用这种方法来应对战场的上的挑战,在战争中,美军通过“蓝军跟踪系统”等技术,能够实时掌握作战行动,车辆及物资的移动,并希望通过这些信息进行规划和预测,并指导战争,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面对“基地”组织这种灵活多变的组织,还是感到束手无策。
怎么办呢?后来在历史战役以及和“基地”组织的的斗争中,斯坦利上将渐渐悟出,不能用“还原论”的思维来应对错综复制的局面,而是要切换到“韧性思维”。什么是韧性?他援引了《韧性思维》中定义:
一种体系抵抗外界干扰,并且保持它的基本功能和架构的能力。
因为在一个错综复杂的世界里,干扰是不可避免的,而具有韧性的体系,能够吸收外界的冲击,保持基本功能,甚至能从中成长,而这也是《反脆弱》这本书介绍的核心。
而这种韧性思维,对于你我也是很有启发的,因为我们面临的未来也会高度不确定性,充满了各种机遇和挑战,而且它们的到来通常很难预测,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加有韧性,就像书中引用了佐俐的一句话:
“潮流的变化实在难以驾驭,不要再想着去驾驭它,我们其实可以建造更好的舟艇”。
2 从“层级结构”到“网状结构”
切换思维只是开始,具体怎么建立一个具有韧性的体系呢?斯坦利发现对手”基地组织“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对象,这个组织有个突出的特点,它是一种网状的结构,而不是树状的层级结构,而且这个网的节点是盘根错节,打击掉一个点,这个网络还可以运行。
而不像以前的军队,如果把主帅斩首,就能胜利,比如我们古人讲的”擒贼先擒王“,这其实让我想到了很多公司,一旦公司一把手出问题,整个公司就崩盘了,这也是脆弱系统。
但是作者也观察到一个现象,美军的基层团队其实具备很强的灵活性和韧性,比如海豹突击队、海军陆战队等,但是一旦和兄弟团队合作,就失去了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比如书中提到和中情局、联邦情报局等合作时,常常出现不默契,比如中情局和联邦情报局其实在2000年时就各自掌握了”911“的不同线索,但是没有人去进行整合,最后导致悲剧的发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作者发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结构不同,书中提到了三种典型的组织形式。
第一种结果很常见,也是现在很多组织的形式,比如我们的政府机关、大的企业等;
第二种就是作者提到的美军的情况,在底层有很精锐的团队,但是团队之间的关系再往上就是控制式(层级);
第三种是作者推荐的,就是小团队再构成大团队。
对于第三种,有个小的细节需要注意,就是团队间在进行连接的时候,不是每个点之间都会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虽然韧性可能更高,但是常常效率会比较低,而且如果是人类组织,还有个”150人邓巴数“的限制,你很难结识那么多人。
而我现在参加的得到高研院,刚好是第三种形式特征,我们共有5个班,每个班有七八十个人,每个班里面又分为了很多小组,每个组里面就有10~12人,小组的成员都相互认识,而且渐渐形成了默契,但是对于其它组的成员,我们不是都认识的,但是我们有个”外联官“,他回去认识其它组的”外联官“,通过他们,组之间可以进行联谊,从而加深了解,而对于其它组,如果你有愿意交往的,也可以建立比较强的连接,就自然形成了上面的这种结构。
而且这种结构还有一个天然的特性——“分形”,通俗的讲,就是子结构和大结构具有相似性,类似于我们看书,就是一种分析,树有树干,树干再分成树枝,树枝上有树叶,我们看树叶的脉络,又有这种分叉的形式,感觉是不是很妙。
我推测,通过“团队”或者“网状”这种结构形式,或许能将小团队那种模切和高效,传递到由团队构成的大团队,这样就能提高更大系统的韧性,而要提升系统韧性,可以考虑进行这种结构的调整,而后来斯特利就是这么做的。
但是,转变思维以及调整结构只是开始,如何进一步打造高效协同的大团队,应对错综复杂的能力呢,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共享信息和赋能个体,我们在下一篇中再展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