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斯蒂芬·盖斯
本书一共七章,从习惯建立的过程、大脑、意志力、动力以及这些因素之间如何相互关联的来入手,告诉我们如何利用好它们。
本书的终极目的是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建立永久健康的习惯性行为方式。
现在让我们一起开始读书吧。
每一个伟大的成就都建立在之前打好的基础上。追根溯源,你会发现一切都始于最初的那一小步。
第一章 微习惯是什么?
作者通过自身的行为,从一个俯卧撑做起,来说明什么是微习惯:迫使自己每天做的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
一、习惯在大脑里的样子
开始微习惯之前,我们需要先弄清楚,习惯在大脑里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的一些习惯或行为,就像是在大脑神经通路中安装的开关,一旦会触发,他们就会放电,让我们产生进行这些习惯或行为的强烈欲望(冲动),随着习惯的根深蒂固,与之关联的通路也会变的更粗,更牢固。
明白这一点,我们就知道,制定养成习惯的目标,便是在大脑中安装一个开关,我们要不断重复的来触及这个开关,让我们神经通路便的强大,从而养成习惯。
说起来好像很容易,这也是微习惯的神奇之处,这个目标可以制定的很大,但是开关却不一定需要多大,它的关键是触发。
举个例子。
比如你计划阅读一本书,你可以从每天阅读2页开始,那么“每天读书2页书”这个行为便是开关,只要每天触发这个行为就可以。
事实上,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实际我们读的总是比2页还多,这样的小收获,也会大大的鼓励和激励我们自己。
二、习惯与压力的关系
温迪·伍德博士在她的《人格和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里提出“遇到压力,人们无法轻易做出决定,意志力会减弱或令人感到不知所措,你没有精力做出决定时,往往会重复平时的做法。”
其实这也说明:压力会促使我们更加依赖惯性行为。也就是说压力越多,生活就越难改变。
所以微习惯恰恰可以不用受压力的影响,因为它是“微不足道”的一个行为,一个举手之劳。
三、养成新习惯到底要多长时间
我们接触到了太多的观点,比如21天习惯养成,比如10000小时定律,这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一个行为或习惯的养成是有时效的。
事实真的如此吗?
作者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我们养成的习惯是要终身受用的,我们的目标是养成习惯,而不是给自己制定一个有期限的目标。所以我们只要能够意识到有一天行为变成习惯就好了。
不要让偶尔的失败否定了之前的所有努力,坚持下去就好。
希望能够让你有收获。
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