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市中心医院的儿科医生,你扪心自问,羞愧吗?合格吗?
我儿八个月,因血相高发烧而入院,第一天,是儿科坐诊主任接待的。由于去的比较晚,匆忙办理入院手续。医院里患者很多,连走廊里都是黑压压的人。我们没有床位,只能坐在凳子上输液。我们也不曾见到你,只是实习医生说我们的主治医师是你。儿子输液到半夜十二点多,已经退烧了。儿子一直以来在晚上的时候都不适应外界的环境,哭闹不止,我们就开车回家了。
第二天,初次见到你,穿着白大褂的你小巧玲珑,似乎也很和蔼,让我对你信任有加,简单询问了儿子的状况,并帮他诊断,你说并无大碍。是的,发烧昨晚输水了就好了,今天也没有其他症状,他的精神状态很不错。
第三天,儿子仍然没有任何不适,一只很欢乐。你来查房时,也说恢复不错。我们要求出院,毕竟在医院这样凌乱不堪的环境里,我们都很压抑,隔壁床铺的三个陪房家人,全都在感冒,另外不想让儿子过多地输液。而你却说,我儿的炎症不会那么快地消下去,最起码也得输五天再说,我虽极不情愿,但还是听取了你的意见。
第四天,在医院里,我儿又一次地开始发烧,赶忙叫你过来询问情况,你讥讽地说:看,我没说错吧,没有恢复好,你们还急着出院?老实在这里呆着吧。
第五天,我儿发烧没有控制住,似乎更加严重了。你了解到我们晚上没在医院住,而是输完水就回家了,便理直气壮地指责我们回家让儿子受凉导致的。并让我儿再一次地抽血化验,化验结果,所有的炎症都消退,都正常了。我们心里有了一丝的安慰,但儿子依然发烧,只能靠退热栓和布洛粉退烧了。你情绪暴躁地说,自己是郑大研究生毕业的,不可能连一个小小地发烧都止不住,如果晚上坚持回家住,那还不如把床位让出来。你是医生,我不争辩什么,我们听你的,晚上呆在医院里,不再每天回家。
第六天,我儿发烧更频繁了,而且是高烧39.5,我去找你,你情绪很差,指责我为什么不给孩子用药退烧。我也很激动地说,我们都输液这么多天了,为什么连个发烧都治不了?如果一直让我们自己喂药退烧,那你们的治疗又算做什么?我没有看到效果!你看我生气了,便转变了态度。告诉我说可能是用药问题,那今天就换一种药试一试。换完药,我儿便开始拉肚子,水泄严重,像自来水管一样!我去找你,你便说,我儿现在演变成了秋季腹泻,需要赶快治疗。你便让我们进行每天两次的灌肠。灌肠很难受,看着儿子痛苦的样子,我的精神备受折磨。我儿子又突然咳嗽了,你说让我们做雾化。当然,和你争执过后,你的态度好转了许多,一天来探视了四五次,还带来自己的领导一起探视,一度我还稍微有点儿感动。我儿输的水,你陡然给增加了许多,从早上一直输到晚上,都是满满的大瓶。
第七天,我儿发烧、拉肚子、咳嗽,愈演愈烈,我已经对你不抱任何希望。甚至开始质问你,为什么会越治疗越严重,我想要一个解释。你说,我们来时是血相高,炎症大,输了两天的液,已经康复了,只是我们自己不小心又让他感冒了,所以高烧不退还咳嗽,至于拉肚子,则是我儿自己体内演变成了秋季腹泻。又跟我分析,我儿可能在医院里被感染上了流感。你要求我们做个腰穿检查,看看是不是脑炎,我怕儿子受罪,最终没让他做。你便劝我们转院,显然,你是兜不住了。我不愿意听到这么多客观的、毫无意义的说法。绝望之余,我想到了你们的儿科主任。
第八天,一大早,我就找到了你们的主任,把你给我们输的药单给她看。她很惊讶我儿在你治疗了那么久后,为何会如此反复发烧。然后很奇怪你为什么给我们反复换药,青霉素、阿奇霉素、头孢。我儿才刚刚八个月,你简直就是丧尽天良!我儿拉肚子根本不是什么秋季腹泻,完全是换药导致的肠胃不适!儿科主任,立马让你减药、改药,你也很配合。但是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吗?我们毅然决然地要求护士把正在输液的针拔掉,一时半刻也不在这里呆了!
我们还没来得及立刻收拾完东西开车去高铁站,打算带儿子去郑大一附院,家人已经联系好了那里的儿科教授。天气变冷了,但儿子出来后心情好了许多,一下午也没有发烧,腹泻也好转了许多,我更加肯定,我儿并没有演变成秋季腹泻,而你却让我们灌肠三次。我们下午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来到郑大一附院,打算入院治疗。见到儿科教授,仔细了解了我们的情况之后,告诉我们没有必要入院治疗,只不过是伤寒感冒,询问了我备用的有什么药,到最后连药都没有给我们开,只告诉我如何用药。我和老公简直喜极而泣,觉得不可思议!我们连夜又赶回家里去了。儿子仍然发烧,我们一家人都愁眉不展,在大雪飞舞的前天,我们带着他又去了三个地方看病,有医院,有诊所,有偏方。凡是听说哪个地方治疗效果好的,我们都会去尝试。最终,坚持了用了两天一个小诊所开的药,和另外一个诊所开的膏药贴,我儿的发烧终于控制住了。到那为止,我儿已经反反复复高烧了七天七夜!
如果你知道我们在一个诊所看好了,你一定会觉得无地自容吧!好歹,你也是一个市中心医院的儿科医生,好歹,你也自称自己是郑大研究生毕业的。这么幼小的孩子,你居然给我们用了那么多的抗生素,导致他免疫力急剧下降。我儿因你给输的头孢,而严重腹泻,你居然推卸责任说我儿自己体内演变成了秋季腹泻,并按照秋季腹泻的方法治疗了两天之久!从停止输液的那一刻起,我儿的腹泻已经好转了许多,事实证明,根本不是你所谓的秋季腹泻!最后的最后,你劝我们转院,你不再自诩自己医术有多么高明,你不再高高在上地跟我们交流,连说话都变得小心翼翼。你一直强调外在的原因导致我儿病情的演变,还吓唬我们说,如果再不转院,可能会发展成肺炎。那时候,你肯定已经意识到自己兜不住了。呵呵!真是可笑至极!
庸医误人,医德何存?我很庆幸我坚持让儿子出院了,离开了像监狱一样的牢笼,像酷刑一般的待遇!且不说七天花了五千元,那每天扎针时的痛苦,也历历在目,儿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声,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阴影。
我坚信我们并不是个例!一起入院的小孩很多个。我们同病房里的那个孩子,已经读初一了,在医院里输了五天水,好转了许多,打算出院时被医生留下,说必须在观察两天。在满一周时,医生让他出院。结果,过了两天,他妈妈带着他又重新入院,因为又一次发烧了,只能说明,上一次入院就没有医治好。还有一个孩子,五个多月,入院时是秋季腹泻,治疗了五天,腹泻治好了,但又开始发烧咳嗽,于是继续住院,直到我们离开时,他的情况还没有任何好转。他的头上也满是针孔,让人心痛不已。类似的例子还有许许多多。
个别像你一样的医生,无视孩子的痛苦,不从根本上寻找问题,推脱责任,不能够对症下药治疗,误人治疗,没有道德,简直就是医生中的败类!有辱于医生的盛名!
另外,孩子生病时,大人一定不要六神无主、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而是要冷静地去对待。查看孩子生病的根本原因,不盲目地、慌张地选择治疗方案。有必要时可以去医院做个检查,但一定不能完全听信医生的话,要多观察孩子的状况,作出自己的判断。 并不是大医院的治疗效果是最好的,要多听取亲戚朋友的建议,咨询经验丰富的宝妈们。输液对小孩子的害处很多,所以不要轻易选择让孩子住院进行输液治疗。抗生素的危害更是让人痛彻心扉,但是大多数医生,为了突显治疗效果,往往会滥用抗生素来治疗。孩子是我们自己的,没有医德的医生是不会心疼的。
吃一堑长一智。但愿所有的孩子远离害人的庸医,但愿所有的孩子都能遇到有职业道德的良医。但愿所有的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
网友评论
首先,我们的医学体系是错误的!不管你是研究生,还是博士后,对医学的理解完全是西医模式,这个模式除了缓解疾病蔓延还有点效果以外,其他的没任何效果。对待孩子用这样的方法,简直就是不把生命当命看。
不要跟我说小儿病复杂,事实上,任何人的疾病都很复杂,但是绝不是无理可寻、无据可依,完全是医生自己功力不到,没有本事罢了。我算半个医学工作者,主要学习中医育儿保健,可以明确地说,小儿病见多了,很多时候就会发现,医学的主要作用是调动人体自愈功能,不是用药,孩子更是这样,因为他们成长较快,自愈能力远胜大人,一些感冒、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疾病,完全不需要用药,适当给他做些推拿、按摩等手法就能解决。
所谓的血相高、败血症之类,完全是西医自己吓唬自己的概念,跟疾病发生的本质没太多联系。把孩子交到这样的医生手中,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然后,西医是一个机械化医学,他研究的并不是生命体,而是机器!也就是说,在西医医生看来,医生仅仅只是一种普通职业,跟其他工厂里操作机器的工人没什么分别。这种僵化医学要取得发展,必须不断投入到精密仪器的研发中,通过仪器来研究人体。很悲哀的是,仪器再怎么精密,终究还是机器,而不是生命体。反而因为仪器制作的越来越精密,投入的成本越来越高,以至于西医治病成本越来越高,甚至一人重病,全家都要倾家荡产。
我想走到今天这一步,也不用给这种伪科学扣什么帽子了,医学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赚钱,那么这种职业本身是最卑鄙无耻的,没有比这个更卑鄙了!因为要赚钱,所以它可以想方设法把没病的都治出病来,让你依赖上他,还有比这个更卑鄙的吗?
人类的疾病是在自然中染上的,自然有相应的调节能力,人体是自然的一部分,同样具备这样的调节能力,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撇开一切去搞属于人类自己的研究,而是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的息息相关、脉脉相连,充分调动自然的力量来保护人类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医道。
最后,也劝告那些西医从业者,医道比医术更重要,只有审视清楚其中的关键,我们的医学才能更上一层楼,造福万民!醒醒吧!!!
一、教科书上、临床指南上、用药指南上,一般抗生素使用方法至少要三天,严重的5-7天,14天的多的是。否则抗生素在人体的药物浓度不仅不能达到对细菌的治疗效果,还会到导致抗药性。抗生素治疗必须要规范、足量。这是临床医生必须知道的医疗规则。然而病人不知道,他们会以为什么?可能是想多花钱?无医德?
二、你可能不知道,医院每天有多少人反复发烧,花了成千上万依然止不住、查不到原因。我知道,可我是医生,我说的你会不会觉得是在为医生洗白呢?可以说发烧,很复杂,人身体有4-6亿的细胞,一点点细胞出问题都会导致发烧…所以很麻烦…
三、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越治越重?
比如说普通感冒,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吃不吃药都要1-2星期。
比如说伤寒,一般分四期。(1) 潜伏期:多为1〜2周,也可短至3〜60天。(2) 初期:初为低热,后为弛张热型,大龄儿童常伴有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白细胞多 正常,血培养阳性,可出现皮疹、肝脾大。(3) 极期:病程第2〜3周,年龄越小,临床表现越不典型。临床表现有高热、玫瑰疹、相对缓脉、肝脾大、神经系统中毒症状。(4) 缓慢期:病程约至第4周后。
假如病人刚好在2期入院,过几天正好到3期,岂不是从低热到高热,从轻微疼痛到了昏迷不醒了?这不正好是越治越重?
四、医院三级查房非常重要。儿科在古代称为“哑”科,属于疑难学科,孩子不能说话说也说不明白,只能靠家长,还很可能说不清楚。这个年轻医生太大意了,换了两次药好不好用,为什么不请示上级呢?还是太年轻啊,临床经验不足,给病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五、能不能告诉我孩子最后诊断是什么呢?
诊断书上写的什么?若是有病例的话,我会给你详细的一一分析清楚。
其次,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就是,二胎放开以后,儿科医生急缺。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反正我们这边是这样,小宝宝看个病太难了,青年医生经验不足需要成长,老年专家上一天班下来累得走路都哆嗦。我的微信群里,几乎天天有宝妈问:姚主任(我们医院儿科专家,在当地小有名气)明天坐诊吗?他哪天坐诊,有在医院上班的吗,有知情的吗?
我有时候都在想,青年医生其实担子挺重的,抓紧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是正道。老一辈的心血,不能没有传承啊!
现在孩子六岁,自从能吃药片就没去过医院。打针输液多是过度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