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每天写1000字
329/365 为什么拿不出满意的成果?——《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

329/365 为什么拿不出满意的成果?——《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

作者: 珍珠能量站 | 来源:发表于2021-04-14 17:29 被阅读0次

    下课后已经六点多了,老公又有事耽误了一会儿才出来,于是开车出了学校已经是六点半之后了。路上车流穿梭,在某一段红绿灯的路口,前面的车因为有车辆拐弯而停了下来,逼着我也减速到几乎停止。看着来往的车辆,我恍惚记得早上上班的时候,也是这样来来往往的车流不息。

    于是我忽然想起儿子的一句口头语:“这一天天的啊。” 我们每天上班、下班、春、夏、秋、冬,来来往往,可是这一天究竟做了什么满意的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果?无数个这样的一天天积累起来,我们的工作是否积累出让自己满意的成果?

    可能很多人都无法确切的给出“是”的回答。

    为什么像蔡志忠那样的人,一天天的积累下来,就成了伟大的漫画家,而大多数像我这样的普通人,一天天的过去,好像还是和原来没什么区别,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也没有刮目相看的成果?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里讲了原因:”许多人埋头苦干,却不知所为何来,到头来发现追求成功的阶梯搭错了边,却为时已晚。”

    没有收获到自己满意的成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以终为始的思维模式。”

    1.什么是以终为始?

    字面意思是从最终的结果出发,反向分析过程或原因,寻找关键因素或对策,采取相应策略,从而达成结果或解决问题。是一种反向思维方式。

    英文是: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是史蒂芬·柯维(Stephen R.Covey)说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创造,先是在脑海里酝酿,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专注 于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之上,方能让结果如自己所愿。

    2.我的亲子小故事

    上一周,孩子学校发通知,说本周跳绳比赛,要求在家里提前练习。班主任要求每天至少跳三次,记录数据。所以我每天和他下楼完成任务。孩子之前练习的少,所以距离优秀的成绩还有距离。我小时候跳绳还不错,就各种指导。我看他着急速度,就说“要先保持连续”,他说绳子不好用,我们就去商店买了新的绳子。有时候下雨,就没跳,有时候他身体不舒服,也没跳。就算练习,也只跳三次就回家了。

    前天晚上,练习的时候发现成绩不行。他故意(在我看来)慢慢的跳,虽然是连续的,但是数量不够多。他就冲我发脾气了:“这种方法不行,你还让我用这种方法跳。都是你,我现在跳的这么慢。”“你还每次就让我练这么少的时间,着急回家。”他很委屈。

    我当时立刻生气了:我每天下午都陪你下来练习,你说绳子不好,我也陪你去买,你自己不多练习,还怪我教的不好。我就不该说话。是你自己想练那么少的,为什么怪我呢?我也觉得很委屈。

    我们两个都不高兴。

    回去之后,我翻看自己的教练手册,里面有一句话:“倾听的目的是听到需求和渴望。”

    用以终为始的思维方式来想:我为什么要陪孩子跳绳呢?我想要什么?孩子为什么要练习呢,他又为什么发脾气呢?他想要什么?

    亲子关系,一切关系的最重要基础是满足彼此的需求。

    孩子的需求不是指责我,不是批评我,他的需求是“跳出好成绩,给班级争得荣誉,不给班级拖后腿。”

    我的需求有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到温暖、安全。有自信心,体验成功,接纳不如意。

    我们的需求就是我们的终。

    看到这一点,晚上睡前我跟儿子说:“你今天发脾气,是不是因为你想跳好,但是没跳好,有些着急?”儿子立即眼泪汪汪了。我说我知道你想为班级贡献,真是个有集体责任感的好孩子。儿子很高兴。

    可能他还是跳不到他期待的成绩,但是已经不重要了,终点已经达到,再多的都是赚到的。

    3.如何找到“终”?

    群里的朋友说:“我好像一直都想不出自己的终是什么。总是很迷茫。”

    我问真的是“一直”吗?从提出这个问题,到现在,我猜还不到两年。

    蔡志忠从3岁半开始想,四岁学写字画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擅长画画,又花了五年才找到社会需求:画电影招牌。只到15岁,已经过去了十二年,他才发现自己的“终”是当漫画家。

    我们有多少人愿意花十年的时间去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呢?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愿意花十年去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有多大概率找不到呢?

    我从2015年初开始思考:我不能做材料科学家的话,我可以做什么?什么是我特别喜欢,又擅长,又被需要的事情呢?

    到今天是2021年,我确定的这件事是:做职业教练。

    从提出问题,到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花了八年的时间。

    而且,这八年,不是坐在那里一直想出的答案,而是不断试错,不断获得体验和反馈,与人交流,加上思考,才有的。

    所以,“终”不是想出来的,是实践出来的。

    祝每个人都能早日找到自己的“终”。

    2021/4/14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29/365 为什么拿不出满意的成果?——《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rzklltx.html